台风最新动态
据@中国天气:
“桦加沙”自生成起一路增强
两天之内四连跳
从强热带风暴加强为超强台风
问鼎今年来全球风王
今天上午9时
厦门市气象台继续发布
全市“台风预警四级”
同时发布
全市“暴雨预警四级”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23日08时位于厦门偏南方向约508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5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2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340—3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为160—180公里。
预计,“桦加沙”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24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
风雨预报
1.大风实况
统计厦门市09月21日20时至23日08时大风实况,平均风(附图 2)共有12个站大于7级、3个站大于8级。 最大出现在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20米/秒(8级);极大风(附图3)共有15个站大于9级、6个站大于10级。最大出现在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31.9米/秒(11级)。
2.大风预报
受台风环流影响,预计今天白天风力仍较大,风向为东北风,午后风力逐渐减小;夜间转为东南风,风力明显减小。最大风力预报如下:
市区:5—6级、阵风—9级;
内海、各大桥:6—8级、阵风9—10级;
高海拔山区:7—8级、阵风9—11级;
厦门外海:8—9级、阵风10—11级;
崇武到东山沿海:9—10级、阵风11—12级;
台湾海峡南部:10—11级、阵风12—13级。
风力预报详见附表:
3.降水预报
受台风东侧偏南气流影响,今天至25日白天我市将出现一次暴雨过程,过程累计雨量100—150毫米,局部可达200毫米。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23日夜间到24日,最大小时雨强60—80毫米。
具体预报如下:
各区累计雨量预报(23日09时至25日20时):
海沧、集美(120—150毫米、局部200毫米)
同安(100—150毫米、局部180毫米)
思明、湖里、翔安(100—120毫米、局部150毫米)
影响预报及关注建议
1.台风大风灾害风险:注意防范大风的不利影响。在台风影响海域航行或作业的船只应及时回港避风或避开台风影响区域,沿海景区和涉岛旅游须加强安全管理,同时需注意防范陆上强风对城乡基础设施、工程设施和居民生活的危害。
2.台风暴雨灾害风险:此次台风暴雨过程存在一定的致灾风险。注意防范台风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滑坡等次生灾害;同时强降水期间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高且存在道路积水风险,请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疏导。
9月23日9时
厦门市气象台继续发布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目前来看
“桦加沙”会在今天19时
距离厦门最近
仅435公里
另据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部门将逐步停运江西、福建两省
往返广东的部分旅客列车
为应对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南铁在管内福厦、福平、温福、厦深、龙漳等高铁,以及鹰厦、漳龙、漳泉等普速铁路部分区段启动防洪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自9月23日12时起,铁路部门将逐步停运江西、福建两省往返广东的部分旅客列车,9月24日全天,停运上述方向全部旅客列车,并根据风速雨情,适时对管内衢宁、吉衡、沪昆等铁路的部分旅客列车采取停运措施。因列车停运导致旅客退票时,旅客可自列车停运信息公布时起至车票乘车日期后30日以内办理退票手续,不收退票费。
今天秋分 秋凉渐至
今天是秋分节气
闽南谚语云
“春分秋分,暝日平分”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卢剑豪 摄
这一天
阳光直射地球赤道
全球各地白天和黑夜
都在12小时左右
受台风影响,最近几天,夜晨已有些凉意。专家提醒,从9月下旬开始,秋凉渐至,不赤膊、不赤脚、早晚注意保暖是重要的保健法则。
天气转凉,部分市民开始进补,但“一夏无病三分虚”,由于夏季饮食清淡或食用冷饮较多,导致胃脾虚弱,不宜骤然大补,以先做健脾和胃的调理为宜,吃些补中益气的食物,如南瓜,可解决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
强降雨后
鱼儿为何翻白肚?
昨日
在筼筜湖附近散步时
发现湖内出现大量死鱼
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网友提供
“21日晚我在筼筜湖边散步,走到白鹭女神雕塑附近时,发现湖里有大量死鱼。”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这些鱼几乎都是翻着白肚皮漂浮在湖面上,粗略计算有上百只。“鱼怎么突然死了那么多,有关部门有什么措施吗?”陈先生说。
22日下午
记者联系上筼筜湖保护中心
相关工作人员钟先生告诉记者
受19日、20日强降水影响,环湖排口开闸泄洪,湖区水体盐度、溶解氧骤降,因此出现水体中部分耐受性差的鱼类死亡现象。随着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死鱼于21日陆续上浮,多集中于金雁酒店、西堤沿岸、白鹭女神雕塑、白鹭洲南彩虹桥等处。
他进一步解释了死鱼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水体溶解氧骤降。降雨泄洪时,雨污水会覆盖在海水表层,形成“分层”现象,阻碍海水上下对流。表层水体氧气无法传递到底层,导致鱼类(尤其是底层鱼)生存的水域氧气得不到补充,耐受性低的鱼类就会出现缺氧死亡。根据20日水质监测数据显示:筼筜湖各水域平均溶解氧约为2.32mg/L,远低于常值(5-6mg/L以上),而多数鱼类适宜生存的水体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
再来是由于水体盐度剧烈变化。大量降雨及泄洪排出的洪水会稀释湖水,导致盐度快速下降。19日起,筼筜湖各水域盐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海鱼长期适应了稳定的高盐环境,盐度骤降会破坏其体内渗透压平衡,影响生理机能。根据20日水质监测数据显示:筼筜湖各水域平均盐度约为12ppt,较常值(30ppt)下降约60%。
据钟先生介绍,接下来,该中心将采取措施加大水体交换,同时加强水面保洁,加派人员和船只、延长作业时间,全力打捞漂浮死鱼。截至22日上午,大部分死鱼已清理完毕,不过考虑到死鱼会陆续上浮,清理工作将持续数日。随着纳排水力度加大,筼筜湖水体盐度及溶解氧正逐步恢复。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朱道衡 张珺 薛尧通讯员:林敏丹 海报制作:林思勤
编辑:卢婷雯 审核:罗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