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 山西印记 | 太原市:制度引领 靶向发力 精准“滴灌”
创始人
2025-09-22 08:07:36
0

在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中,法治正以一种悄然却深刻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化作一个个具体的故事,融入公民的日常行为与思维方式,见证着公民法治素养的逐步提升。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太原市紧密围绕省委、市委部署,以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工作为抓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化基层依法治理,为助力全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制度引领 绘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实景图”

“太原作为‘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的试点城市,肩负着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重任。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努力让法治之光普照每一个角落。如今,这颗法治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太原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勇对记者说道。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要求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作为省司法厅确立的“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试点城市,太原市在体系构建、制度建设、举措创新等方面领题、破题、解题,积极探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有效路径。先后制定《太原市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与《太原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确定小店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古交市为试点地区,形成“1+4”试点工作联动格局,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普法工作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深度推进。

针对不同普法对象,太原市制定公民法治素养基准通识版,提炼日常生活中应知应会的基本法律常识,为公民自主学习、提升法治素养提供简明大纲;分众分类设立59个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覆盖社会公众、领导干部、青少年、居民(村民)、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将其作为观察、评价、研判、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重要渠道与平台,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精准掌握全市群众法治需求,动态调整普法方式、方法及内容,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锦绣太原城的闪亮新名片。

靶向发力 开辟法治宣传资源融合“新赛道”

在太原的大街小巷、社区广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艺演出正如火如荼开展。这些演出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入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带来兼具观赏性与教育意义的文化盛宴,成为基层普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太原市积极践行普法工作群众路线,印发《群众性法治文艺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演出形式开展基层巡演。工作中,团队深入基层调研,聚焦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电信诈骗等群众关心的法律热点问题,以群众法治需求为“风向标”,深挖10个县(市、区)群众文艺爱好者组建的文艺团队潜力,鼓励引导群众从“观众”转变为“主角”,创作贴近自身生活场景与成长经历的法治宣传作品,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在参与创作、表演、讨论的过程中深化对法治的理解与运用,助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这一做法得到司法部部长贺荣的充分肯定。

据了解,太原市目前已登记群众文艺演出团队近300个,群众演员7000余名。表演形式上,在腰鼓、歌曲、舞蹈、戏剧等传统形式基础上,新增相声、莲花落、配乐诗朗诵等艺术门类,将更多优秀法治文化作品搬上舞台。多样形式诠释法律内涵,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轻松学习法律知识。

演出收获群众高度认可与热烈好评。一位老人说:“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条文又难懂,看了这些节目才发现,法律就在身边,和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演出太好了,希望以后多举办。”一名年轻妈妈也表示:“带孩子来看演出,没想到孩子看得津津有味,还学到不少法律知识,对他成长特别有帮助。”

精准“滴灌” 把法律送到企业“心坎上”

机器轰鸣的车间里、窗明几净的会议室中、热闹的企业园区内,一场场有“温度”的营商环境普法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活动摒弃枯燥的条文宣读,以案例解读、互动问答、定制服务等形式,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我们最担心合同纠纷拖慢项目进度,今天律师讲的民法典合同编实务,正好解了燃眉之急。”在一家制造业企业的普法现场,企业负责人手持记满笔记的手册感慨道。不同于“大水漫灌”式宣传,太原市司法局普法团队每次进企业前,都会提前调研企业类型与需求,“量身定制”宣传内容。

近年来,太原市司法局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常态化,提升企业依法治企能力,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具体工作中,开展“主动入企服务调研”“送法到工地”等活动,向企业职工发放“普法征订单”,精准掌握“普法需求”;召开太原市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商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与项目落地过程中的法律需求;选取7家企事业单位作为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动态跟踪企业职工学法用法情况,及时收集学法用法需求及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同时,太原市选拔擅长企业法务工作的律师,组建“送法进民企普法零距离”讲师团,开展“送法进民企普法零距离”百家法治讲坛活动,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菜单式、一对一法律服务,覆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1600余人,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从“维度”到“精度”的对接、从“广度”到“深度”的延伸。在太原市6个特色专业镇设立企业“法律明白人”工作站,宣讲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涉民营企业典型案例,帮助专业镇企业提升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意识。清徐县司法局印发《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法律服务指引》手册,组建由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司法鉴定人、人民调解员构成的老陈醋专业镇法律服务团队,为老陈醋专业镇发展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护航专业镇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遇到纠纷,第一反应是‘找关系’,现在知道‘找法律’才最靠谱。”普法回访中,一名小微企业主的话道出了许多企业的转变。随着营商环境普法宣传常态化,越来越多企业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合作前核查对方资质、用工时签订规范合同、遇纠纷通过调解或诉讼途径解决——法治思维逐步融入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从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突破,到各类法治文艺演出,再到入企普法宣传活动,一个个故事见证着太原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如今,法治不再遥远,它以多元生动的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让大家在法治阳光下更安心、有序地生活。

太原市正通过整合普法资源、创新普法实践,擦亮“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太原名片,夯实城市治理的法治根基,将“八五”普法蓝图转化为“太原实景”的精彩答卷。

山西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楠

编辑:姚致宇

责编:刘 甜

审核:樊永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影《震耳欲聋》发布人物关系剧... 搜狐娱乐讯 电影《震耳欲聋》发布一组人物关系剧照,展现了由檀健次饰演的律师李淇身处三组关系中的挣扎状...
稳楼市政策频出,楼市“金九银十... “金九银十”历来是房地产行业的销售黄金期。自8月下旬起,上海、苏州、长春等城市陆续推出楼市新政,通过...
【检护民生】公益诉讼为网络餐饮... 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德 通讯员 牛梦梦 杨理想 “现在外卖商家的信息清晰完整,群众点外卖都放心多了。”...
贝泰妮:公司将审慎评估化妆品试... 证券之星消息,贝泰妮(300957)09月2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
原创 网... 一、什么是寄附型赌博。 寄附型赌博是利用合法的网络游进行赌博,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赌博方式,最常见的是利...
高培勇:居民收入预期更多取决于... 中新网9月22日电(记者 石睿)“当前,导致社零增速变化的主要不是消费品或服务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多么...
先行调解筑根基 实质解纷提质效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巴彦县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先行调解作为“抓前端、治未病”重要抓手...
长三角示范区新发布4项制度创新... 9月19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六批4项制度创新经验,包括统筹推进...
积分榜:若那不勒斯获胜 5大联... 北京时间9月22日,西甲第5轮战罢,积分榜情况如下: 皇马坐镇主场2-0战胜西班牙人,目前5连胜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