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年初以来,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以人民法庭为发力点,将多元解纷工作向下推进、向乡镇(街道)延伸,为幸福人民法庭选定法官助理任执行员,建立有幸福法庭特色的执行前督促履行工作机制,实现“简案快执”,推动纠纷就地化解、一次性化解。
近日,南关法院幸福法庭受理了四件劳动者起诉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该四起案件经调解后,已顺利达成初步意向,确定调解给付金额为70余万元,但在款项给付的具体操作上,双方却产生了分歧。
因原告在诉讼阶段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已线上足额冻结了被告公司的银行存款,被告便要求原告先申请解除查封,用解封的款项履行调解协议。但是原告则担忧被告在账户解封后拒不付款,双方对于履行方式争执不下,调解陷入僵局。
承办法官王宝仓知悉案件难点后,与法庭执行员杨富林商定方案,在确认涉案账户无其他冻结查封情况后,提出将保全措施由线上查封转为线下查封,双方同步解封账户、同步完成款项支付的方案。执行员向双方当事人详细阐释操作流程,并就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进行释明,逐步取得双方信任,最终促成调解协议顺利达成。
调解协议达成后,承办法官王宝仓、执行员杨富林与原、被告同时前往银行,当场解封账户并监督某公司完成款项转账,劳动者现场确认收到所有款项,实现了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某公司的诉讼代理人表示:“法院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这样的处理对我们双方都有益。”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南关法院不仅实现了“简案快执”、纠纷就地化解,更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未来,南关法院将继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让司法更有温度,切实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法治根基。
来源:幸福人民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