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朝阳区“两区”建设五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作为北京“两区”建设主承载区,五年来,朝阳区推动1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实施,落地109个在全国、全市具有首创性突破性的项目和试点,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15项原创性改革举措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全市首位,9项改革举措向全市复制推广。“两区”入库项目4473个、已落地2644个,其中预计投入外资总额居全市首位。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占全市28.4%。
今年1至7月,朝阳区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7239.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9.8%,实际使用外资13.0亿美元,占全市43.7%,居各区首位。朝阳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173家,占全市七成。
朝阳区“两区”建设中,金融是重中之重。目前,区内金融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占全市总量约65%。自贸试验区朝阳组团内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专营证券和专营保险机构,数量全市第一。目前,落地全国首单券商代客结售汇业务等全国全市首批首个试点政策12个。今年1至6月,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同比增长14.1%。
商务服务业是朝阳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朝阳区积极推动商务服务业向数字化、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通过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出口联盟等举措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引进来”“走出去”,通过建设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核心承载区、组建朝阳区服务“两区”建设法律人才库等全面提升区域国际化法律服务能力。截至去年底,区域内已集聚商业服务业机构5万多家。2024年,朝阳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总量占全市四成左右、稳居各区第一。
朝阳区还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朝阳区集聚了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元宇宙(互联网3.0)集聚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今年上半年,全区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GDP占比25.8%。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1至8月对全区区级收入增收贡献率达到49.4%;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全市第一。
“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以自贸区朝阳组团和中关村朝阳园两个重点园区为依托,高水平推进“两区”建设。自贸区朝阳组团在全市21个重点园区(组团)提升行动评价中排名第一。
北京CBD加快推进建设国际金融聚集区建设,持牌金融机构达到1200家。2024年以来,北京CBD持续实施“总部成长计划”,截至目前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3家,占据全市近一半。目前,北京CBD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构建与北京商务中心区功能相匹配的法商融合产业生态。
作为朝阳科技创新主阵地和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主承载区,近年来,中关村朝阳园积极构建“一产业一园区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的产业生态格局,围绕细分产业领域推进建设20余个特色园区。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作为“朝阳新质生产力融合示范先导区”两大片区之一,正式纳入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区范围。园区还积极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矩阵,为首批8个科技园区290余家科技企业授信超83亿元,高标准建设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和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通过“雨燕行动”在1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国际科技服务站点,深化京港互联网3.0产业中心、中新互联网3.0创新孵化中心等国际化平台,构建起支持境外企业落地和本地企业出海的双向服务体系。
朝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朝阳区将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度参与全球经贸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重点园区示范引领,推动朝阳组团、中关村朝阳园等功能区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以更大魄力、更高水平推进“两区”建设深入迈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全国对外开放大局贡献“朝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