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法律问题。
法律援助是一项保障贫困、弱势、残障群体平等实现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制度,它一头连着百姓疾苦,一头连着政府关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00年8月,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统一批复,西藏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法律援助制度在西藏确立;2021年3月,自治区司法厅成立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筹备工作专班,全面开启法律服务相关工作。此后,该中心不断创新法律援助方式,加速拓展援助领域,让人民群众在法律援助中尽享法治阳光,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法律援助显成效
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900余万元
“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资也拿不回,真是太感谢了。”2023年4月,9名来自四川、河南等地的务工人员来到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咨询他们面临的法律难题。这些务工人员曾在拉萨某酒店从事保洁工作,辛苦劳动后却迟迟未能拿到应得的报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立即受理了他们的法律援助申请,并组织工作人员审核,随后指派了办案经验丰富的北京市盈科(拉萨)律师事务所次仁卓玛律师承办此案。
在案件指派期间,援助律师发现债务人意外死亡,使得追索工资的工作陷入僵局。在许多人都认为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次仁卓玛律师并没有放弃。她多次走访第三人住所城东某酒店,反复沟通核实,最终找到了合伙人焦某。通过情、理、法多方劝导,成功说服该合伙人出具欠条,确认债务关系。最终在次仁卓玛律师的帮助下,9名务工人员拿到了应得的劳动报酬,用法律途径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虽然本案涉案金额不大,但援助律师展现的专业精神与执着态度,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而这起案件,正是西藏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审查、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0余件,为6000余名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9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延伸法律援助触角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站
2020年8月7日,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驻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西藏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正式进入法律援助保障新阶段。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派驻律师帮助退役军人集中解决涉法涉诉问题,有针对性地为退役军人提供专属法律服务,为自治区推进依法治藏战略、创新社会治理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6月25日,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驻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挂牌。该工作站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进一步健全了残疾人法治建设工作体系,成功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它为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弱势、困境残疾人搭建了快捷便利的绿色通道,有效提高了广大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增强了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观念,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无论是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法律援助工作站,还是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法律援助工作站,都是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延伸触角的具体体现。“十四五”规划期间,西藏先后在自治区人社厅、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西藏军区、拉萨军事法院、自治区残联、自治区妇联、团区委、部分监狱戒毒所等10余家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健全了法律援助工作体系,扩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覆盖面,让“法治惠民”的成色更足,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更强。
法律援助零距离
“三大平台”共解答法律咨询31591人次
“有了这个小程序,我们在线咨询法律问题更方便快捷了。”2025年6月,拉萨市民程先生通过“12348中国西藏法网我要找司法”微信小程序咨询有关“产品质量纠纷”方面的法律问题,经过填写具体情况、描述相关问题,很快就收到了一份法律咨询意见书,详细解答了有关法律分析、风险提示、赔偿说明、行动建议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下载赔偿协议书、投诉书、调解申请书、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文书范本。程先生告诉记者:“认真阅读了这份法律咨询意见书后,我对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了接下来该怎么去做,真是帮了大忙。”
2019年,西藏自治区“12348”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正式开通,2021年4月,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筹备工作专班成立后,逐步构建起“法律服务大厅+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中国西藏法网”三大平台,形成了紧密联动的法律服务矩阵,为更多群体提供了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2024年12月,“12348中国西藏法网我要找司法”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成为西藏法律援助工作的又一重要创新举措。
2021年起,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热线、网络、实体“三大平台”累计为各族群众解答法律咨询31591人次。其中,“12348热线”平台共接听群众法律咨询20159人次,网络平台咨询回复36次,法网点击量达15万次以上,实体平台当面解答来访群众法律咨询11396人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户”,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援助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索朗群培表示,今后将努力推进法律援助各项工作创新、提质增效,不断优化法律援助供给,提升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服务民生兜底作用,着力构建理念先进、制度科学、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法律援助体系,切实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娄梦琳 次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