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咸阳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新闻发布会。该条例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八大章节系统集成,七大亮点彰显特色
《条例》系统涵盖统筹机制、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区域协同等内容。咸阳是全省地级市中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城市,在多个方面体现特色。首次规定“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开发区和高新区利用秦创原平台开展原创性、差异化探索;将咸阳实践中成熟的“服务管家”机制、园区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等写入立法,形成鲜明“咸阳特色”。
针对中小企业关切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问题,明确规定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不得强迫接受不合理条件;推行“综合监管”“清单管理”,严格控制入企频次,原则上一年最多一次性联合抽查一次;专章规定“区域协同”,从政务、市场、法治三方面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咸阳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多项进展,建成17个基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全面推行“四张清单”管理,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现实
咸阳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跨域通办”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32个重点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累计办件量超8万件。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6%,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有效解决企业“多地跑、折返跑”问题。
下一步,咸阳市将全面贯彻《条例》,打造营商环境咸阳品牌,多措并举推动《条例》落地见效。健全责任体系抓落实,制定责任分工清单,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唱响做实咸阳营商环境新品牌。
《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将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蓬勃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助推咸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