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靳慧、刘轶琳、柏可林9月8日报道:“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今天正式启动。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启动会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介绍了上海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相关情况。
陈彦峰表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上海始终如一追求的城市品格。“十四五”以来,上海以浦东引领区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强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索实践。
五年来,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为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上海经验”。在扩大市场准入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如率先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已有9家外资企业获批,近40家外资企业获批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和治疗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试点业务等。
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方面,上海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全国版基础性模板,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欧班列—上海号”联通境外城市与站点超80个,2024年上海关区保税维修进出口规模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73.9%。
在强化全球资源配置核心功能方面,上海创设本外币一体化运作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2024年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离岸经贸业务结算量折人民币1069亿元,同比增长61.5%,还制定了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上海推行专利快速预审等“快保护”制度,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全面推行“一网通办”,300余项涉企审批事项实现100%全程网办,同时健全法治保障,用好浦东立法权,制定多部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
陈彦峰表示,下一步,上海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系统集成,加快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