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司法部批准设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第7个设立代表处的省份。南宁代表处的设立标志着广西涉外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面向“一带一路”特别是东盟国家的法律服务合作,迈入国际化、体系化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法律服务工作创新发展,为南宁代表处的设立奠定良好基础。今年6月,中越司法行政部门首次边境会晤在南宁举行,会晤达成多项法律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共识,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的设立锚定方向。今年5月,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苗庆旺率队出访越南、新加坡,就涉外法治建设工作开展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2024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厅长李道军3次出访越南,与越南边境四省司法行政部门签署法律服务合作有关协议;自治区司法厅分管厅领导访问香港,与香港律政司签署《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安排》;广西律师协会出访越南、泰国、新加坡相关法律服务机构;广西仲裁协会访问马来西亚亚洲国际仲裁中心,就涉外法律合作开展深入交流。
自治区司法厅坚持高位推动法律服务工作,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的设立提供有利条件。2021年7月推动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是全国第三个出台专项规划的省份。2022年12月,全国首家省级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的国际民商事调解机构—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在南宁成立。2024年3月,自治区司法厅印发《关于推动我区面向东盟涉外法律服务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2024年9月,全国首个面向东盟的国际商事仲裁交流平台——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在南宁设立。
广西积极推动法律服务机构“走出去”“引进来”。全区10家律师事务所在东盟国家以及香港地区设立12家分支机构;今年2月,越南律师事务所首家驻华代表处落地南宁;7月,南宁仲裁委员会入选司法部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培育工程试点机构。同时,不断加强涉外法治交流和人才培养。8月16日至25日,国际调解员培训课程在南宁开班,邀请英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专家授课,助力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8月22日至25日,2025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讨会在南宁举办,来自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11个国家的48家机构300余人参加研讨;8月26日至29日,首次中越涉外律师人才同堂培训班在南宁举办,40名国内律师与17名越南律师、仲裁员同堂研修,为广西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法律支撑。
据介绍,下一步,广西将结合全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职能作用,有效统筹律师、仲裁、公证、商事调解等全链条法律服务资源,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法律服务领域务实合作,为新的“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实习生 韦俊雅 通讯员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