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事关公共资金的安全和效能,绝不能走过场,也不是橡皮图章。制度的设计,一个环节就是一项制约,一个环节就是一份责任
85万元的设备,由几百元的路由器冒充?今年5月,《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引发社会关注,原因是重庆三峡学院采购的“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中标价格为85万元一台,但该型号产品在某电商平台普联官方旗舰店售价仅299元。
9月6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此事的通报,重庆三峡学院分管副院长等人被立案调查。
根据通报,中标单位洪正公司此前提交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函》,以虚假材料骗取投标资格,因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随意选取了普联TL-R473G(实为路由器)作为防火墙设备,技术参数直接照抄竞争性谈判文件,虚假承诺,恶意扰乱采购秩序;采购人重庆三峡学院履责不力、把关不严,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不认真不负责;代理机构市政采购中心未认真履行委托采购职责,工作人员简单机械执行采购程序,相关领导内部管理不到位;专家开展评审谈判流于形式。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不是一般的商业行为,弄虚作假的行为本质是骗取财政资金。东窗事发后,涉事公司和相关当事人当然该各领处罚,但值得追问的是,制度的防火墙为何失灵?“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制”的政策善意,为何成为漏洞之门?
复盘这起采购案,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制是第一道关。洪正公司通过虚假材料骗取投标资格,暴露出重承诺、轻核实的倾向。
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一些城市在政府采购中对供应商实行“承诺+信用管理”的资格承诺制。该机制下,承诺、监管,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如果重承诺、轻核实,难免会让不法企业钻空子,恶意消费包容性政策的善意,有违包容性监管促进市场公平、提升效率的初衷。
基本资格承诺制之外,此事中,还可以看到全环节、全链条、全人员的责任塌方。
洪正公司存在问题,而评审中,两位专家未核查参投的设备型号,仅象征性询问,没有体现出专业性。评审后,政采中心工作人员认为中标产品无法满足采购需求、且采购人代表也提出疑问的情况下,对风险隐患认识不足、未提醒核实,而是告知只能确认中标结果并公告后再作处理。采购人代表未及时将情况进行报告,相关领导也未跟进了解竞争性谈判情况,存在责任松懈、监管缺失等问题。
政府采购制度实施多年,应该说相关程序流程已然比较完备,有公开的采购计划及标准、有标准的采购流程、有正规的中标方式,还有专业的政采部门和评审专家参与,这些制度设计都体现了对“乱伸之手”的制约。为何还发生这样的“黑色幽默”,是本案带来的思考。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与信用的结合体。对于不诚信企业,依法惩罚之外,还要纳入相关黑名单,用制度标签来降低社会鉴别成本,筑起第一道“防火墙”。
更重要的是,政府采购事关公共资金的安全和效能,绝不能走过场,也不是橡皮图章。制度的设计,一个环节就是一项制约,一个环节就是一份责任。如果政府采购只有形式上的合规、“走流程”而已,那便不是真正的合规。每个环节上的发标人、投标人、招标实施人必须意识到,只有让中标结果切实发挥效能,才是政府采购的完结。
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