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5日电 (徐燕)今年以来,武威市创新建立志愿服务协调会议、联络服务、活动报备、活动发布、定期调度“五项制度”,为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建立协调会议制度,提升统筹联动能力。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42个部门和单位作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集体研判志愿服务资源分配、跨区域协作及重大事件应急服务等事项,有效解决了志愿服务领域“各自为战”的问题。截至目前,已确定年度重点志愿服务项目12个,统筹调配跨部门志愿服务力量800余人次。
建立联络服务制度,提升沟通保障能力。各成员单位设立专门联络员,加强日常沟通与信息共享,确保各项部署有效落实。目前,已通过联络员沟通协调事项20余件,特别是在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各单位联络员积极汇报沟通,组织10支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600余名群众提供了政策咨询、义务诊疗、家电维修等服务。
建立活动报备制度,提升监督管理能力。活动报备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管。该制度整合党政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提升活动质量与安全性。在“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中,报备机制助力整合32家单位捐献爱心物资总价值达11.3万元,实现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管,有效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障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建立活动发布制度,提升宣传引导能力。紧盯重要时间节点,让志愿服务深度融入中心工作,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结对帮扶·爱心武威”工程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整合线上线下多种发布渠道,为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搭建高效便捷的对接平台,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在全市性重大活动、重要赛事中,通过线上线下发布活动信息,吸引了2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建立定期调度制度,提升盯办落实能力。定期调度制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对成员单位进行研判和跟踪问效,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推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已协调解决场地、培训、物资等18个问题,保障12个项目顺利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