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识制度,筑牢AI时代的信任基石
创始人
2025-09-04 11:26:50
0

2025年9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正式施行,我国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更进一步。这一制度以“标识”为核心抓手,通过清晰的规则设计与技术赋能,为平衡AI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构建社会信任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动AI生成合成内容(AIGC)深度融入社会生活,从智能客服、虚拟偶像到内容创作、艺术设计,其高效的内容生产能力为千行百业注入活力。但这一技术是把“双刃剑”,不法分子使用“AI换脸”诈骗、生成虚假信息,以及版权归属争议等问题陆续出现,加剧了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焦虑,也让企业面临多重法律风险,凸显了技术快速发展与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标识办法》的出台,正是回应社会关切、破解治理困局的必然之举。

《标识办法》的核心在于构建“显式标识+隐式标识”的立体化管理体系,实现对AIGC的全生命周期追溯。显式标识如同“数字警示灯”,要求通过文字、图形、语音等直观形式标注内容属性,例如在AI生成图片中嵌入水印、在智能对话中注明“AI助手”身份,让用户快速识别内容性质,从源头减少误判与误导。隐式标识则好比“数字DNA”,在文件元数据中植入生成时间、服务提供者、唯一编号等隐形信息,既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又为监管追溯、司法取证、版权保护提供可靠依据。两种标识协同发力,兼顾公众知情权与治理高效性,彰显科学治理智慧。

制度落地离不开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标识办法》明确了政府、企业、用户的责任边界:政府部门通过制定规则、强化监管划定AI应用“红线”,并同步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提供操作指引;用户则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监督参与者。同时,办法对篡改、伪造、隐匿标识等行为设定法律惩戒,筑牢技术滥用“高压线”,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治理闭环。

《标识办法》的施行并非终点,而是动态治理的起点。考虑到行业适配需求,该办法从发布到实施,设置了6个月过渡期,并鼓励低成本标识方案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体现“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并重的治理思路。未来,随着AI技术迭代,标识制度还需持续完善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治理效能与技术发展同频共振。

以标识之“明”,引AI发展之“正途”。《标识办法》的实施,不仅为AI行业规范发展划定清晰路径,更重塑社会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基础。在这套制度保障下,人工智能将在安全可控的轨道上释放创新潜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央广网记者 费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痴... 上海这事儿看得人血压飙升!二婚丈夫得了痴呆,继母不仅把人送进养老院,还偷偷转走110万拆迁款,转头又...
新华视点丨多地延长婚假,政策如... 不久前,四川省卫健委公布《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延长婚假,最长延至25...
西然江措,被捕!曾不正确执行党... 撰文|余晖 据最高检9月5日消息,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委原副书记、县长西然江措(正县级)涉嫌受贿一案...
遭索赔近5200万元!中央商场... 9月5日晚间,中央商场(600280.SH,股价3.69元,市值41.64亿元)公告称,收到徐州仲裁...
26国将向乌克兰部署军队,普京... 当地时间9月4日,马克龙表示,有26个国家已经承诺将在俄乌停火协议达成后向乌克兰派遣军队。5日,普京...
广州星河湾半岛纷争调查:为什么... 进入9月后,被称为广州番禺区豪宅代表的星河湾海怡半岛花园小区变得很不宁静,每天都有人在地下车库吵架,...
罕见!大连钓友钓到一条20斤大... 鲅鱼也会咬人? 这罕见的一幕就真实发生在 大连市长海县小耗子岛海域。 一场原本轻松愉快的海钓活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