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告腾讯”的相关话题近日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9月1日深夜,腾讯QQ回应称,“本次诉讼系米哈游因自身民事诉讼需要,希望调取相关QQ用户资料,但根据保护用户隐私的相关法律规定,腾讯公司不能违规提供用户资料,只有通过正式司法诉讼程序才能做调取提供。腾讯会严格遵照法律规定和相关诉讼程序给予支持。”
此次事件起因为:日前,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间新增的一项“其他民事”诉讼案件,案号为(2025)粤0305民初47660号。
开庭公告详情显示,该起案件将于9月5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第1018审判庭开庭,属于民事一审。上述消息一经传出,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米哈游告腾讯”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因二者同为游戏巨头,玩家们就此次诉讼的理由展开激烈讨论,一时间众说纷纭。其中部分玩家分析称,此番操作是为了“抓内鬼”。
需注意的是,对于此次诉讼,截至发稿,米哈游官方未做出回应。
放眼游戏行业,被称为“偷跑”的泄露信息行为屡禁不止。这类事件通常发生在游戏版本前瞻前一周,主要分为游戏更新内容被解包和宣传物料泄露两种。有游戏公司发行人员向记者指出,游戏内容“偷跑”会严重影响到版本排期的规划,“除了会影响上线内容以及关联的社媒活动宣传,更重要的是,活动关注度会大打折扣,甚至直接影响游戏付费情况”。
而游戏内容泄露的源头构成复杂,游戏公司内部员工、外包人员、本地化团队、合作方、内测玩家,甚至黑客等都可能成为“偷跑”的罪魁祸首。因此,找出信息泄漏源头的过程被游戏业界和玩家们称为“抓内鬼”。
据记者梳理,米哈游《原神》《崩坏:星穹铁道》、腾讯《王者荣耀》、鹰角网络《明日方舟》、叠纸《恋与深空》等爆款游戏都曾遭类似“偷跑”。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这些游戏公司已经有近百起关于涉密的纠纷案件,其中大部分为偷跑物料、提前泄密。
结合过往事件来看,米哈游对游戏内容版权保护、打击侵权和泄密行为的态度向来严厉,据官方披露,截至目前已累计对超过260名泄密者进行追责。
就在9月1日,米哈游法务部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近期“打击游戏泄密专项行动”再度取得阶段性成果,传播《原神》《崩坏:星穹铁道》未公开游戏内容的泄密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另有多名参与“解包”的泄密者被法院执行诉中行为禁令,被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其中有一起案件为,米哈游在日常巡查中发现,QQ频道“咖啡森林”的运营者杨某某,在社群内持续发布《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未公开版本的软件测试包及使用教程,玩家下载安装后可游玩游戏未公开版本的内容。侵权人郭某某(昵称“nuXXXX”)则多次通过“解包”手段非法获取《崩坏:星穹铁道》未公开版本的软件测试包,并在网络上大量发布未公开游戏内容(包括游戏角色、技能、实机画面等)。
同一天内,米哈游与腾讯的两则公告证实,此次诉讼并非两大游戏巨头之间的直接冲突,如业务竞争、版权纠纷等;而是事关米哈游打击侵权及泄露行为,腾讯QQ向第三方披露用户信息,涉及用户资料调取的合规性问题。
“此次米哈游起诉要求披露用户信息的情形在民事诉讼中较为常见。”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元熹向记者分析指出,从民事诉讼的程序上来看,原告需要向法院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由于发生了争议案件,通常来说原告无法取得被告的单独同意,因此需要向平台所在地起诉要求其披露被告用户的个人信息。
陈元熹进一步指出,平台虽然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其用户服务协议,对向第三方公开、披露用户个人信息比较严格,但通常都有“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等除外情节。经法院审理后,平台企业将按照法院判决向民事诉讼的原告如实披露。
记者秦铭蔚
文字编辑蔡淑敏
版面编辑 佘诗婕
—— / 好文推荐 / ——
这场会议将影响全球市场走向
国寿安保基金前员工“老鼠仓"曝光
银行存款“搬”入股市?
抵制美国货!“印度制造”能突围吗?
白宫要当英特尔大股东
小米卢伟冰表态:不在意短期排名
热搜第一!“钟馗”来了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