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度评车&财经三剑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蔚来汽车曾以其高端定位和“用户企业”的核心理念,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与信赖。然而,2025年8月下旬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降价风暴,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击碎了这份信任,将蔚来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8月下旬,蔚来全新ES8的上市本应是万众瞩目的盛事,但起售价从老款的52.8万元直降至41.68万元的消息,却如同一颗炸弹,在蔚来车主群体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场降价,不仅幅度惊人,更涉及主品牌核心产品,甚至蔚来最受关注的电池产品也未能幸免。100度长续航电池包价格从12.8万元降至10.8万元,电池永久升级服务定价也从5.8万元下调至3.8万元。如此大幅度的降价,让近期购车的老车主们措手不及,瞬间陷入了资产大幅缩水的困境。
“仅8个月时间,我的爱车账面损失就高达17万元,这种贬值速度,在燃油车时代根本不敢想。”一位2024年底购买蔚来ES8的车主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帖,道出了无数老车主的心声。他们中的许多人,当初选择蔚来,正是看中了其“高端不降价”的承诺和“用户企业”的理念。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蔚来的突然降价,让他们感觉被“背刺”,信任瞬间崩塌。
蔚来此次降价的背后,是企业持续亏损与激烈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蔚来至今仍未走出亏损泥潭,累计亏损已突破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达68.91亿元,同比扩大30.19%。在盈利压力下,蔚来不得不选择降价以刺激销量,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线生机。
然而,市场的残酷性远超蔚来的想象。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等竞品凭借“高配置+中定价”策略,持续抢占50万级市场;特斯拉Model Y L起售价33.9万元,理想i8也在类似价位徘徊。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蔚来如果还守着高价不放,无疑将失去大量市场份额。
更令人担忧的是,蔚来内部子品牌的价格冲突也成为降价的原因之一。随着乐道L90以26.58万元定价上市,若主品牌仍保持高价,将与自家新品牌形成直接竞争。这种“左右手互搏”的局面,无疑让蔚来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境地。
面对降价带来的老车主不满,蔚来虽然推出了补偿措施——为2025年1月1日至8月18日已交付的用户提供2万元焕新礼金券,但这一举措并未能平息众怒。许多车主认为,这一措施限制较多,且仅针对增换购用户,对已遭受大幅损失的车主来说“杯水车薪”。
“我刚买8个月就亏了17万,现在再花几十万换新车根本不现实,这2万礼金券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前述2024年底购车的车主在社交平台上的无奈诉说,道出了许多老车主的心声。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尝试联系官方客服协商,但得到的答复却让他们感到“维权无门,只能认栽”。
面对降价带来的老车主不满,李斌在沟通会上的一番话引发关注。他表示,有老用户劝自己 “不要太在乎他们的感受,蔚来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在经营过程中 “没法照顾到每个用户的利益,只能做对总体最合理的决定”
8月29日,蔚来举办“有用户面对面斌哥邀您一起聊一聊”活动。会上李斌遭到一名老车主“怒怼”5分钟,引发关注。车主表示,作为蔚来“1.2代”车主,向朋友推荐二代车后,却遭遇诸多问题,信用危机首当其冲。一代车主使用的8155芯片座舱,在过去一年间未获有效更新,地图及其他功能更新均未兑现。而在蔚来价格调整前夕,朋友购买产品后随即遭遇降价。车主认为蔚来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流程中透明度严重不足,销售隐瞒即将调价等信息。
对此,李斌表示,一线员工或许对产品迭代节奏掌握不够精准,但这绝非出于故意隐瞒。他解释道,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迭代速度迅猛,为应对竞争压力与信息保密需求,蔚来无法将所有产品细节和盘托出,但这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李斌承诺,未来将着力改进一线员工的沟通培训,最大程度地减少用户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此次降价与当前国家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政策风向形成了鲜明反差。2025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规范市场,整治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蔚来却在此时选择大幅调价,引发了行业对其政策合规性的广泛讨论。
“蔚来的降价不算无底线内卷,更多是企业应对生存压力的无奈之举。”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如此表示。然而,无论原因如何,蔚来的降价行为都无疑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加剧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保值率的担忧。
对于蔚来而言,此次降价风波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如何平衡企业发展与用户利益,成为蔚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李斌在沟通会上的表态虽然坦诚,但“活下去比用户感受优先”的说法却让许多老车主感到心寒。
未来,蔚来要想重建用户信任,不仅需要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持续发力,更需要在价格策略上更加谨慎和透明。同时,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需要加强规范和管理,避免恶性竞争和价格战的发生,以维护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场降价风暴中,蔚来无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这或许也是一次反思和警醒的机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用户至上的原则,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