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自己加三个标签,高倩说,那就是“95后”“i人”“酒吧女老板”。这个刚满30岁的姑娘,毅然裸辞掉从事7年的汽车销售工作,从装修到调酒,凭借一己之力,开了一间50平方米的“小酒吧”。当酒吧人气下滑时,她又瞅准商机,开了家馄饨店。两年内连开两家店,从月薪七千到月入八万,这是一个普通女孩不普通的创业人生。
汽车销售到酒吧老板,月薪7000到月入8万
高倩留着一头齐肩短发,头戴棒球帽,身穿宽松背心和牛仔裤。她笑起来模样可爱,说话轻声细语、温温吞吞,很难让人联想到她竟是一位酒吧老板。但就是这个刚满30岁的女孩,靠自己开了一家50平方米的小酒吧。
大学毕业后,高倩一直在4S店做汽车销售。“起初月薪3000元多,后来基本能拿到7000元左右。”一向向往自由的她看准酒吧行业,果断选择裸辞,甚至“先斩后奏”才告诉家人。“七年销售攒了差不多15万元,当时酒吧正火,就决定自己开一家。”
由于预算有限,高倩一心想找租金便宜的地方,但连看几处都超出预期。最终,她在一家艺术学校的一楼发现了转机。“我趴在玻璃外看见里面是空的,就打电话问租不租。对方起初说不租,这地方要用来摆放画和颜料。”
虽然空间不大,但她格外中意这个位置:“临街好停车,又靠近商业区、人流量大,而且位置显眼。”她便下定决心要拿下这里,巧的是,房东竟是朋友的朋友。最终她不仅顺利租下,还省了一万多块钱。
付完租金,预算就更紧张了,高倩干脆自己动手参与装修。“从小到大没干过那么多活儿,”她笑着说,“吧台都是我一块块砖砌起来的。那一个月我早出晚归,刷墙、砸墙、砌吧台,硬是坚持了下来。”
这段时间她还顺带学会了调酒。“当时想着,要是酒吧不赚钱,我就转行做调酒师。没想到,店就这么开起来了,最多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8万块钱。”
50平米小酒吧冲到好评榜第二,和顾客处成朋友
自2024年4月开业至今,这家小酒吧已跃居美团好评榜第2名。“其实一开门就挺火的,”高倩笑着说。
谈起开店的缘由,她分享了一个故事:“我和对象每年都会出去旅游两三次,晚上吃完饭就爱找个酒吧坐坐。去了那么多家,我发现很多人在这里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我就想,不如自己也开一家‘有故事’的酒吧。”她也坦承,另一个原因是看中了酒水薄利多销背后的商机。
但经营酒吧并不轻松。除了生病,高倩几乎没休息过,日夜颠倒成了常态。“确实有些累。为了省成本,我一直没招人,从调酒、打扫到收桌全是一个人干,每天熬到凌晨四五点关门。”
她笑称,以前做销售时还是个“e人”,开了酒吧反而变成了“i人”。“现在每一位顾客来,我都会主动坐过去聊一聊,做一个倾听者。大家都说,能有个地方倾诉,真的挺好。”
不少顾客甚至和她成了朋友。她聊起一位特别的客人:“刚开业时酒架上没有洋酒瓶,我就摆了些白酒瓶凑数。那位客人很爱喝酒,那晚已经十二点多,他有点醉了,却坚持说家里有洋酒空瓶、要拿来送我。他家住得远,我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真的拖了个行李箱,装满酒瓶送了过来。那只行李箱,我到现在还留着。”
结果他又继续喝,最后醉倒在沙发上。高倩想着帮他找酒店安置,却因醉酒被拒。“我怕他一个人出事,甚至打了120。抬上车那一刻,他忽然醒了,坚持不去医院,但当时他意识模糊,连手机都打不开……我就帮他付了急救费。”她说,“回店里醒了会儿酒,等他缓过来自己打车走了。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朋友。”
作为女性店主,她也遇到过头疼的状况。“偶尔有客人喝多了砸东西、砸桌子……报警处理就好。还有人吐在店里,最早他们吐我也跟着反胃,现在嘛,已经彻底麻木了。”
她说,这些顾客的故事,几个晚上都讲不完。如果有机会,她想把这一切整理成一本书。这里不仅是她梦开始的地方,也是许多异乡人内心的归处。“甚至有外地朋友定期坐高铁来找我,他们说:你一定要好好做下去,就算以后人流少了,店也要留着,因为这是我们最初相识的地方。”
两年内连开两店,未来想租房车环游中国
当酒吧人气逐渐下滑,高倩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开始敏锐地寻找新的商机。“今年五六月份,酒吧生意明显走起了下坡。6月时,我跟朋友去济南,晚上特意跑到宽厚里想看看当地的酒吧。那天是周末,凌晨两点多,酒吧基本都打烊了,可转角有家馄饨店却依然爆满。”
第二天她又特意去看,依旧人潮不断。回家后,她刷到那家店的短视频,突然意识到:黄岛还没有这样的店,这是一个机会。更吸引她的是,馄饨店的运营逻辑和酒吧相似,还能复用她积累的客源。如此一来,她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
和丈夫商量后,她得到了全力支持。第二天两人就直奔济宁总店,那也恰是她丈夫的老家。“晚上七八点到,门口已经排起了队,我们前面还有六桌。那一刻特别兴奋,我觉得自己没有看错。”
不过洽谈授权并不顺利,原因是胶南已有一家加盟。在交谈之中,他们惊喜地发现,高倩的丈夫与总部负责人竟是同乡,但很可惜,这层关系也没能立刻说动对方。但高倩没有放弃,回青岛后仍与对方保持联系。最终,高倩的诚意打动了对方,他们也成功拿到了授权。
8月1日,馄饨店正式开业,“每天人满为患。”高倩笑着说。
她坦言,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我老公总在酒吧陪我熬到凌晨两三点,有时甚至四五点,他担心我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明明自己第二天还要上班,可能只睡三四个小时。”还有她的婆婆,“儿子7个月大时就是婆婆在带,到现在4岁了,从来没让我操过心。”
如今,高倩依然像最初开酒吧时一样,亲力亲为经营着馄饨店。但她心里还藏着一个温柔的梦:“等两个店都稳定了,我就雇几个靠谱的人,买辆房车,和我老公一起,环游中国。”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实习生 闫新月)
(来源: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