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金 文/图)8月29日,咸阳市举行《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俊英,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云涛,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继斌,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华,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窦武强参加并回答媒体提问。
《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4年12月26日经咸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 2025年5月28日获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咸阳市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出台此项条例,走在了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的前列。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俊英对《条例》进行了全面解读。李俊英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体现。尽管咸阳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至 91.64,229项经验做法及改革亮点可供全省借鉴,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制定《条例》旨在将有效的政策、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条例》共8章58条,涵盖多个关键方面。在优化统筹推进机制上,明确各方职责,完善制度措施,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强化市场主体保护,保障市场主体平等权利,鼓励创新并设立企业发展基金;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园区建设,提升融资服务,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质效,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构建四级服务体系并加强信息公开;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推行综合监管、清单制度和共享监管;夯实法治保障根基,强化合规审查、各方监督和执纪问责;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在政务、市场和法治环境建设方面实现跨区域合作。
为确保《条例》有效贯彻落实,咸阳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在宣传方面,将《条例》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并向各类市场主体解读,提升知晓率。责任落实上,制定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督促各级各部门对照规定完善政策,鼓励创新落实。同时,注重市场主体感受,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聚焦 “小切口” 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提升营商环境质量。
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云涛表示,《条例》的出台是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立法职能,推动地方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成果,将为咸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继斌提到,司法部门将全力保障《条例》的法律实施,加强法治宣传和执法监督。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华和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窦武强也分别表示,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条例》优化审批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共同推动咸阳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此次《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发布,标志着咸阳市营商环境建设进入新的阶段。随着《条例》的实施,咸阳市有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媒体朋友们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条例》的落实情况,为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和监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