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的村民组长王满仓与村民刘大力签订《鱼塘承包合同书》,双方约定,刘大力承包鱼塘5年,第一年支付承包费11000元,之后每年支付12000元。村民组盘活了水塘,刘大力利用养鱼的本事发家致富,这本是一桩互利共赢的好事,谁也没想到,日后竟引发一场持续13年的纷争。
一年后,姚李镇中心学校进行扩建,征收了其中一个鱼塘。从那以后,刘大力便以遭受经济损失为由,拒不支付后续承包费。更让人头疼的是,合同到期后,刘大力以鱼塘内水产品尚未捕捞完毕为由,继续占用鱼塘,且始终未足额支付约定承包费。
2019年,王满仓与刘大力多次协商,双方口头约定,因承包鱼塘水面减少,将鱼塘承包费调整为每年4000元。看似平静下来,没想到持续高温的天气又点燃了“火药桶”。
2023年仲夏,持续的干旱让矛盾彻底激化。望着龟裂的稻田,村民们急需抽取塘水灌溉,却遭到刘大力的强烈阻拦。“放水会把鱼苗全弄死,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刘大力态度强硬。而村民们也焦急万分:“稻田是我们的命根子,承包费拿不到,水也用不上,这让我们日子还怎么过?”尽管村委会多次出面调解,双方仍僵持不下,陷入僵局。
2023年7月,王满仓带着厚厚的材料来到姚李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叶集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报告后,经审查,决定为村民们提供法律援助,并指派有经验的法援律师承办此案。
法援律师接手案件后,走访村委会,仔细梳理十余年来双方的往来凭证,详细了解鱼塘承包的来龙去脉。与当事人多次访谈,法援律师敏锐察觉到调解的可能性,确立了“追回欠款保民生,保障灌溉稳农产”的办案思路。
2023年8月21日,调解开始。现场气氛剑拔弩张,村民代表坚决要求刘大力立即归还鱼塘,并支付2万元承包费。刘大力则情绪激动,拍桌而起,坚决反对影响鱼苗生长的抽水行为。
面对对峙的双方,法援律师抓住双方都深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心理,在精准归纳争议焦点后,提出了分期履行方案:刘大力先行支付历史拖欠的2万元承包费,在水产品成熟前可继续使用鱼塘,但需配合村民灌溉,村民组可从鱼塘抽水灌溉,但须保证水位不低于1.5米;同时设置违约金条款,确保调解协议履行。法援律师经过三天“背靠背”的耐心调解,这个兼顾农业生产与水产养殖的方案终于获得双方认可,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2023年9月6日,调解书顺利送达。刘大力不仅如约支付了2万元承包费和1000元违约金,还主动修复了损坏的塘埂。沉寂许久的鱼塘边,抽水机的轰鸣声已重新响起,为干涸的稻田送去生机。这场看似无解的矛盾,在法律援助+调解的双重助力下,终于促成双赢的局面。村民们感慨,遇事找法、法援护农让我们农民安心!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省法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