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裁量、刑罚调整、制度完善,马来西亚司法改革再出重拳
创始人
2025-08-29 10:47:44
0

文︱陆弃

马来西亚,又一次走在司法改革的前沿。2023年废除强制死刑后,如今又要动刀——强制鞭刑。阿莎丽娜,首相署法律与体制改革部长,明确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废止强制鞭刑,让法官有更多裁量权换句话说,马来西亚正让司法回到理性轨道,把人道和法律平衡摆在桌面上,而不是死板执行残酷刑罚。

强制鞭刑的争议由来已久。去年霹雳州太平监狱,一名囚犯在受刑后死亡。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制度问题的集中体现。强制、刻板、缺乏个案判断——这是残酷司法的现实写照。政府设立特别研究小组,全面评估鞭刑的实际效果和人道性,对比英联邦国家做法——英国、南非、印度、加拿大——全都已废止。事实摆在面前:落后制度正在被理性与现代司法理念替代。

现行《刑事法典》规定,26项罪行须判强制鞭刑,包括抢劫、强奸、走私和毒品交易等。仅限50岁以下、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男性,而强奸犯居然例外,这背后逻辑令人费解。法律是否真正保护社会安全?还是在满足冷血的刑罚仪式感?马来西亚选择重新思考,这本身就是司法觉醒。

废止强制鞭刑,并非软弱,而是让司法更有智慧。给法官裁量权,意味着案件可以根据事实、情节、人身状况作出最合适判决,而不是机械执行统一酷刑。这是法治成熟的表现,也是对社会理性、公平和人权的尊重。

这次研究小组提交的报告,将交给首相署刑法改革委员会,再经部长、副部长讨论,最后交由内阁表决。每一步都经过制度设计,而不是表演式决策。司法改革需要耐心,需要科学评估,需要制度闭环。

影响立刻显现:社会风险控制、司法权威、国际法治形象,都将提升。废止强制鞭刑不仅是国内刑罚改革,更是一种信号:马来西亚在亚洲司法现代化浪潮中,紧跟国际标准刑罚不再是单纯报复,而是保护社会、维持秩序和尊重人权的工具。

关键变量在于执行和社会接受度。废止鞭刑会否引发犯罪率担忧?公众是否认同法官裁量权?法律教育与社会宣传必须同步进行。制度改革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马来西亚的司法改革给大陆启示:法治要走向理性、人道、科学,而非依靠酷刑、口号或政治表演。强制死刑废止、强制鞭刑研究废止,背后是制度的成熟,是司法独立的实践,是社会理性与法治精神的体现。

最终,马来西亚正在让法律回归理性,让刑罚服务于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废止强制鞭刑,不是弱化法律,而是让司法更有智慧、更有尊严、更具现代性。现实告诉我们:真正的法治,是行动,是制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底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年轻人爱上手作包 ,律师提醒:... 市民沈小姐向记者展示她珍藏的手作款包包。(受访者供图) 因为面料精美、款式独特,手作包逐渐走进大众视...
河南多项产检减免费政策 呵护孕...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通讯员 孙世伟 产检的每一项检查都关乎宝宝的健康,而不少检查项目的费用让一些家庭...
南非代理警察部长:跨国有组织犯...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8月29日电 开普敦消息:南非代理警察部长菲罗兹·卡查利亚28日在开普敦举行的第27...
深圳退休夫妇欠债1.2亿元的背... 此前,一则“深圳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的个人破产案件消息引发公众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巨额...
原创 九... 近日,南京大学东思嘉老师的去世引发外界热议,33岁高材生,拥有博士学位,可惜事业才刚刚起步,人生就画...
国际医学: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消息,国际医学(000516)08月2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巴西财长说或就关税问题在美国法... 新华社巴西利亚8月28日电 巴西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日前说,针对美国政府近期对多种巴西输美商品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