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大连市民营医院协会《破解发展难题,共同质量提升》专题学术论坛在大连新百佳妇产医院举办。论坛紧扣国家“十四五”医疗服务发展规划及社会办医最新政策,通过政策解读、全国案例借鉴、本土实践交流,为大连民营医疗破解发展困境、融入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指明方向,助力民营医疗成为医疗健康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
政策解读:紧跟国家导向,明晰发展坐标
论坛上,大连市民营医院协会会长顾问康岩以《新时期民医院发展的政策与记忆》为题,结合全国社会办医交流会(金石滩、温州两场会议)要点,系统梳理国家及地方政策,为民营医院厘清发展边界。
国家层面,相关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将民营医院参与医疗项目表述从“允许”调整为“鼓励”,明确国家在人才培养、投融资领域的支持,后续配套政策将进一步打通人才通道;国家卫健委2025年第九号文件颁布的16项医疗新标准(涵盖院感防控、安全注射等),推动民营医疗从“高速”向“高质量”转型,契合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监管”要求。
地方实践中,大连市“4+1”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便捷准入、合规配置、规范执法、信用建设+监管联动”呼应国家“优化审批流程”导向,配套的《大连市卫生健康系统医疗机构审批规程》已落地,审批权限下放、校验材料精简等举措,切实降低民营医院运营成本,践行国家“激发民营医疗活力”要求。
此外,康岩还解读了8月1日实施的自媒体医疗科普规范、门诊名称管理通知,及9月1日生效的社保新规,强调合规运营是民营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符合国家“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政策初衷。
经验借鉴:对标全国案例,探索实践路径
论坛分享的全国标杆民营医院案例,为大连民营机构提供政策落地参考,展现多元发展可能。
温州康宁医院(国家三级专科医院)的规模化运营,呼应国家“补齐精神卫生、康复护理专科短板”需求;重庆松山医院聚焦高净值人群的高端健康管理模式,契合国家“发展高端医疗,满足多样化需求”导向;海吉长安医院“先医疗、再经营”理念,践行国家“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宗旨。
厦门莲花医院针对国家“推动分级诊疗”要求,以“优化环境+平民收费+技术保障”破解民营医院“多而不强”难题,在医保高压下实现逆势发展;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以病人满足为目标”的“三好医院”建设,是国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政策的生动实践。这些案例证明,民营医院唯有融入国家医疗体系建设,才能突破瓶颈。
本土实践:锚定政策机遇,打造大连样板
作为全国民营医疗样板,大连渤海医院吴佳颖院长分享经验时指出,本地民营医疗在康复护理、医养结合、互联网医院领域增长显著,贴合国家“应对老龄化”“发展互联网+医疗”战略,但二级民营医院仍面临床位利用率低、区域适配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找准政策落地着力点。
大连市民营医院协会围绕国家政策,提出下一步“三大行动”:以“医保合规、质量公开”开展“合规故事”宣传,响应国家“医疗诚信体系建设”;以人才基金、职称通道打通推进“人才标杆”建设,落实国家“民营医院人才激励”部署;以流程优化、医患沟通细化打造“温度服务”,契合国家“提升医疗服务温度”导向。
国家最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围”政策(《关于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的若干措施》)引发热议。该政策打破基层机构垄断,允许二级、三级医院及民营机构参与签约,为大连民营医院提供新机遇。参会机构表示,将发挥服务灵活优势,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在国家健康管理网络中拓展发展空间。
此次论坛明确了大连民营医疗“紧跟国家政策、融入体系建设、差异化发展”的核心路径。未来,大连民营医院将持续在合规运营、质量提升、服务创新上发力,为大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贡献民营力量。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