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政府及时发放了临时救助,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近日,家住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的李女士对上门回访的纪委干部说。这次社会救助背后,是铜川市纪委监委紧盯社会救助领域,以精准监督推动政策落地、保障群众利益的生动实践。
社会救助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集中整治以来,铜川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聚焦社会救助领域具体民生实事,通过专题会商、个别谈话、工作提示等方式,压实行业部门主体责任。由市纪委监委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牵头,会同民政部门业务骨干成立检查组,下沉区县、镇村,选取动态数据监测、“一卡通”持卡情况小切口,通过入户走访、大数据比对筛查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坚持监督、整改、治理贯通,针对应保未保、救助金发放、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有关部门举一反三,深挖问题根源,认真开展系统性整改,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民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动态监测系统纳入262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137.71万元,调整特困供养对象监护人18人次。聚焦低保边缘户、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为留守儿童配备“成长导师”,为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提供不定期探访服务,全力保障困难群体反映问题有人管、家庭困难有人帮。
“既要监督‘钱袋子’安全,更要推动政策走心。”铜川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监督+治理”模式,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落地见效,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铜川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