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子耀
日前,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印发《信阳市中心城区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措施》),备受市场关注。
8月26日,记者梳理后发现,《措施》秉持“新老有别”原则,明确在建项目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未开工项目及已签订框架协议的项目实行封顶预售。新出让土地的项目,将“现房销售”列入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和土地出让合同,实行现房销售。信阳因此成为今年全国首个落地现房销售的城市。
记者了解到,《措施》主要涵盖严控预售许可条件、严格预售资金缴存、规范预售资金使用、严格实行项目开发公司制等方面,旨在全力抓好房地产市场“化风险、去库存、控增量”工作,保持合理的住宅去化周期,动态调整住房供应节奏,对商品房预售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现房销售面积约3亿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42.6%。事实上,由于担心期房的交付时间和质量,许多购房者更偏向于所见即所得的现房。
去年,省住建厅等七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严格控制新增住房供应节奏,从严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郑州、开封、济源示范区加快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工作,鼓励其他地市拿出优质地块,探索现房销售”。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纳入总体要求,提出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将稳住楼市作为重要任务。
信阳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措施》在制定之初,便结合了信阳实际,征求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和信阳市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按照《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修改完善后经信阳市政府法制审核后,提交信阳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提交信阳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
现房销售意味着“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房屋质量、配套设施均可实地查验。在此模式下,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潜在的交付风险,进一步提振购房者信心,还能斩断问题楼盘这一顽瘴痼疾产生的根源,切实保障业主权益,实现“交房即交证”,并且有助于行业向“产品驱动”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信阳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印发了《信阳市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全力推进保交房、大力开展“四好”建设、探索发展“康养旅居”外向型房地产业等模式,积极拓展房地产发展新路径,进一步为稳市场、稳预期,及时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矛盾提供了坚实支撑。
推行现房销售,消除购房的交付风险,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措施》逐渐缩小预售与现售的差距,以平稳、渐进的方式推进预售向现售转变,加强政策前后衔接,既尊重了老项目既有的开发节奏,又给新项目明确了现房销售的准则,这对巩固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做好去库存、控增量及防范市场风险均有积极的作用。”信阳市住建局负责人说。(信阳市住建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