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帐篷、自行车、滑板车能不能进,健身、讲解等活动能不能使用音响,婚纱照、写真集能不能拍摄?近日,《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市民在日常游园中遇到的“新老问题”,草案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
现行的《北京市公园条例》2003年实施,已超长服役22年。22年来,北京公园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不仅老公园面貌一新,郊野公园、口袋公园等更是多点开花,市民推窗见绿、推门入园的美好愿景已成现实。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纳入名录公园1100个,堪称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过去市民进公园,大多是散步遛弯,如今“千园千面”为都市生活的下半场打开了更多可能。露营野餐、遛娃放电、健身娱乐、游玩出片,公园承载了更多休闲功能,变为市民生活的刚需。
虽然公园数量增多、品质大幅提升,但市民的绿色需求也在增长。面对市民更加多元的需求,公园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规定,显然有些跟不上趟。比如对于市民能否搭帐篷露营,各园各有规矩,并不统一;对于自行车、滑板车能否进公园,赞成者认为要给骑行爱好者开辟“绿色通道”、给孩子释放天性的空间,反对者则认为横冲直撞易伤人,应以安全为上;广场舞、健身、讲解等活动,也因噪声屡屡引发冲突;长时间占据公园景点“有利地形”,甚至拦路影响正常通行的“商拍”,满足了部分游客的出片需求,给其他游客添堵……修改公园条例,是公园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顺应市民的呼声。
新草案的亮点就在于,继续释放公益属性,有针对性地解决市民游园时遇到的新问题,扩大公园姓“公”的服务范围。比如,草案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公园可以利用草坪、林下、滨水空间划定开放共享区,满足游客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儿童车、平衡车、滑板车等滑行工具能否进园,由公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娱乐、健身、讲解等活动不得违规使用大功率音响。“商拍”应当按照公园管理单位相关规定进行登记或者签订相关协议,依法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市民所盼为出发点,将“成于细贵在精”的理念贯彻其中,草案兼顾不同市民的游园需求,旨在让市民有更多绿色获得感。《北京市公园条例》拟更新,照见北京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希望市民积极献言献策,助力北京建成花园城市,建成山、水、人、城相融相宜的现代化城市。
北京市属公园中,历史名园不少,网红打卡公园众多,既对公园管理提出高要求,也对市民文明素质有更高期待。草案特别要求,公园“轮换养护”,避免草坪长期被压坏;“商拍”结束后要及时恢复场地原貌;禁止恐吓、伤害动物,禁止擅自投喂、放生动物。种种措施在支持市民“用绿”的同时,也提醒大伙儿“护绿”,共同守护城市中温暖人心的那一抹绿色。
公园越多越美,城市越宜居。公园管理有“例”可循,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就会更足。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霞
流程编辑:U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