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中国证券报》22日刊发文章《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强化政策协同 释放消费增长潜能》。文章称,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重点举措;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综合施策,加力提振消费,信贷活水精准投向消费领域。专家表示,后续金融政策将着力从供给侧发力,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加大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加大消费信贷投放
今年以来,信贷活水精准流向消费领域。
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全国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的贷款余额2.8万亿元。
5月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设立,更是为激活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光大银行成都分行的实践颇具代表性。成都新天府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近期获得的4000万元贷款,正是该行推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助力提振消费的生动案例。这笔及时到位的资金也为当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
截至目前,该行已投放对公服务消费类贷款10笔,共计1.4亿元。其中,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笔,金额达7550万元,为文旅、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记者注意到,多地推出的提振消费举措中,加大信贷投放是重点。深圳提出,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重庆提出,用好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各分行也在积极推进提振消费相关工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明确,优化金融促消费举措;2025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提出,研究制定北京市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措施。
“将金融活水浇灌于消费潜力之中,有助于释放中国超大市场规模所蕴含的巨大需求空间。”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说。
强化资金保障
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是提振消费的有力举措。日前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便是例证。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这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将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流程,也期待这些政策能够精准、高效地支持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一方面有助于最大化政策效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拓宽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边界与空间,比如,贴息政策可以在不降低银行资产收益率、保持银行息差的情况下定向支持特定领域。”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说。
除两项贴息政策外,财政部门同步强化资金保障力度,为提振消费提供坚实支撑。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支持各地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
“伴随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望继续巩固,消费新空间也会加快打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形成政策合力
专家表示,当前中国消费市场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后续金融政策将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有效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配合财政等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强化政策合力,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消费工作。”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表示,引导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优化居民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
着眼于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表示,金融机构需要创新金融产品以匹配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新市民等群体的金融服务可得性以及通过财富管理等方式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此外,陆利平提示,应加强风险防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实现消费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建议,拓宽支持消费的融资渠道,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并加快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比如餐饮住宿、家政服务、文娱旅游等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