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正式宣布完成重组,通过向最大股东微软转让价值1350亿美元的股份,推动后者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

根据重组方案,微软将持有OpenAI Group(新营利性实体)27%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这一安排源于OpenAI原非营利架构的调整,为释放传统股权融资能力,该公司剥离核心业务成立OpenAI Group,而微软凭借长期战略投资及技术合作优势,在此次股权分配中占据关键地位。
市场分析指出,微软此次获得的股权价值远超其历史投入。自2019年首次投资10亿美元以来,微软通过Azure云服务与OpenAI深度绑定,其市值也因AI业务爆发从2万亿美元飙升至4万亿美元。
OpenAI Group此次重组后估值达5000亿美元,较2023年1月的290亿美元暴涨16倍。据该公司披露,训练下一代模型GPT-5的算力需求较前代提升40倍,单次训练成本超过100亿美元,而现有融资模式(包括微软此前累计138亿美元投资)已难以支撑长期研发。
重组之后,OpenAI有望摆脱非营利性根基的种种限制,以更加灵活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市场中谋求发展。而上市,成为了其筹集大量资金以支撑未来发展的选择之一。
“我们正站在AI竞赛的临界点。”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周二记者会上坦言,“成立营利性实体是唯一能匹配未来资金需求的路径。”他强调,OpenAI Group将通过股权融资、战略投资及潜在IPO,为构建通用人工智能(AGI)提供可持续资金支持。

尽管重组方案未明确上市时间表,但奥特曼首次公开承认,IPO是OpenAI Group“最有可能的资本化选择”。“考虑到我们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需求,公开市场能提供最广阔的融资空间。”他同时表示,目前尚无具体计划,公司将优先确保技术安全与伦理框架的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近日举办的GTC大会上被问及这一消息时说:“我希望早些时候我们能投入更多。如果你告诉我OpenAI将于明年上市,我不会感到惊讶,从很多方面来看,我认为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开募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