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和文远两大自动驾驶公司同日港股上市PK,比拼技术和商业化实力

10月28日,头部企业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同日在香港启动招股程序。这场同日港市IPO的比拼不仅让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赛道关注度上升,更折射出两家企业在商业化路径、全球布局及财务表现上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据界面新闻报道,小马智行此次IPO拟发售约4196万股股份,采用“10%香港公开发售+90%国际配售”的结构,同时设置15%发售量调整权与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上限为180港元(每手100股)。以其10月24日18.46美元的美股收盘价计算,本次募资上限约合10.2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小马智行已成功引入Eastspring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基石认购总额达1.2亿美元,另有多家战略投资方参与锚定认购,为上市奠定稳定基础。回溯来看,小马智行已于2024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此次港股上市将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
同日启动招股的文远知行,则计划全球发售8825万股股份(最终数量视超额配售权行使情况而定),每股最高公开发售价为35港元,预计股票将于11月6日开始交易。
在核心业务载体“车队规模”上,文远知行展现出明显优势。据披露,其运营车队规模超1500辆,其中自有车辆1108辆、客户与合作伙伴车辆415辆,且聚焦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场景的车辆超700辆,数量略高于小马智行。在海外商业化落地中,文远知行与Uber在中东合作运营的车队,是除中美外全球最大的商业化Robotaxi车队,目前正逐步向纯无人运营过渡,成为其全球化业务的核心亮点。
小马智行则在业务多元化与技术落地节奏上保持特色。尽管Robotaxi车队规模稍逊,但小马智行更早实现美股上市,且在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中,逐步形成“Robotaxi+其他自动驾驶场景”的复合布局,不过目前仍以Robotaxi为核心业务突破口。
从财务数据来看,两家企业的Robotaxi业务收入呈现显著分化。文远知行的Robotaxi业务增长迅猛,2025年一季度该业务收入1610万元,占总营收比例约22.3%;二季度收入飙升至4590万元,同比激增836.7%,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6.1%,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
小马智行的Robotaxi收入虽增速不及前者,但仍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二季度该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同比增长157.8%;上半年Robotaxi业务收入合计32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32万元),同比增长178.8%。不过需注意的是,小马智行的Robotaxi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仅占其上半年总营收(3543万美元)的不足10%,收入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值得警惕的是,“高亏损”仍是两家企业乃至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共性挑战。2024年,小马智行实现收入7503万美元,净亏损达2.8亿美元(约19.98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收入3543万美元,净亏损缩窄至0.9亿美元,虽呈现改善趋势,但成本压力依然巨大。文远知行的亏损幅度更为显著:2024年其收入5041万美元,净亏损3.5亿美元(约25.17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收入2787万美元,净亏损1.1亿美元,盈利之路仍需长期探索。
此次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同日启动港股招股、同期挂牌,不仅是两家企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更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赛道的长期信心,尽管行业仍面临高亏损、商业化落地难等挑战,但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的潜力仍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