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网站挂出米连科技A1招股书,这家主打“主持人用户引导互动”的在线情感社交平台正式接受上市问询。
若流程顺利,港股将时隔两年再度迎来内地社交类IPO。招股书显示,这家公司凭借下沉市场打法扭亏为盈,但收入结构集中、海外业务尚未成势,仍是后续考验。
226亿元赛道里的“下沉”样本
灼识咨询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市场规模226亿元,用户约2.8亿,占全球总量45%。其中,20至40岁适婚人群约3亿,单身人口占比17%。“云相亲”成为时间碎片化群体的默认选项,行业线上化率持续抬升。
米连科技诞生于2017年,旗舰App“伊对”把线下“红娘”搬进视频直播间:一名主持人、两名嘉宾实时连麦,其余观众可围观或打赏。招股书称,该模式解决“破冰难”痛点,与图文滑动匹配形成差异。2022年公司再推语音产品“贴贴”,覆盖18至30岁客群,形成“视频+音频”双端布局。
2022年、2023年,公司尚处微利或亏损通道;进入2024年,凭借视频红娘打赏和会员包月,全年利润首次转正。内部人士透露,扭亏动力来自运营效率提升,“规模一上来,成本摊薄明显”。尽管收入结构仍显集中,但现金流回正已为后续投入留出回旋空间。
伊对单款产品贡献超七成营收,贴贴占比逐步提升。月活方面,2025年6月底整体MAU 990万,DAU 210万,月付费用户120万,付费率约12%。
招股书显示,伊对平均月活跃用户达480万,月均使用时长8小时,七日留存率72.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50%左右;语音产品贴贴月活跃用户170万,七日留存率43%。公司将这一表现归因于“红娘撮合+实时视频”模式,该模式涉及三方互动以支持用户连接。
招股书未披露用户年龄结构、城市层级及单客获取成本等细节。行业中,流量增长放缓已成为关注焦点,高留存率是否可持续,需视后续数据而定。
合规之争:“尚未受过行政处罚”
监管层面,米连科技援引公开信息称,自2018年“伊对”上线以来,未遭网信办、公安等部门行政处罚,这一记录在婚恋社交行业中较为少见。技术端,公司部署AI识别结合人工巡查的7×24小时监测体系,每月发布《风控分析报告》以动态更新诈骗话术库。2025年8月,该平台处置违规账号2000余个、处理违规案例4.46万个,并封禁账号330个,其中多涉及传销类诈骗。
警务端,米连科技与全国多地公安部门建立协作通道,支持高效调证和数据研判。公司还联合公安部刑侦局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直播,并在“伊对”APP内置反诈宣传专区,通过弹窗预警、短视频推送及用户画像定向宣传,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尤其在七夕等节日节点强化警示措施。
尽管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运营风险,招股书承认,尽管采取措施,仍可能无法识别所有不当内容,但强调将持续优化审核以降低运营风险。这凸显社交平台在用户验证方面的持续挑战。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仍低
公司已将HiFami、Chatta、Seeta等产品推向东南亚、中东、北美及南美,招股书提及“本地化运营”“合规投入”,但未给出具体国家收入拆分。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贡献总营收4.7%,较2024年全年的3.9%略有提升,不过仍处于试水阶段。
行业人士指出,情感社交产品面临文化差异、宗教合规及获客渠道差异,国内经验能否复制,仍需观察。
米连科技用视频红娘模式打开下沉市场,并于2024年迎来盈利拐点。下一步,收入结构多元化、海外拓展可复制性,将决定其增长持续性。港股问询仍在进行,市场对这家“零处罚”企业如何定价,答案有待披露更多运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