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IPO火了,VC/PE却喜中有忧→
创始人
2025-10-23 22:44:23
0

常言道“风水轮流转”,一度被VC/PE(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视为退出“备胎”的港股市场,今年却成为众多VC/PE机构眼中的热门选择,几乎每家机构手中都有已启动或计划赴港IPO的项目。这背后,既有赚钱效应带来的态度转向,也暗藏退出分化的隐忧。对一级市场而言,眼下既要审慎评估被投企业与港股市场的适配度,又要全力抢抓当下的上市窗口期,机遇与挑战交织,VC/PE机构不想错过这场盛宴。

投资人提高企业赴港IPO包容度

回顾2025年港股市场,上半年热度达到高峰时,曾出现一天五家公司排队敲锣,且多数企业背后都有VC/PE机构的身影。“我们有几家被投企业近期有准备明年提交上市材料的,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些,也是赶上了港股IPO市场的火热窗口期。”LongRiver江远投资合伙人李佳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香港市场共有69只新股上市,合计融资1829亿元。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期进一步透露,目前有超过200家企业正排队等待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这种转变颇具戏剧性。此前曾有投资人放出“我们投资的公司若去港交所IPO,就打断他的腿”的争议言论,如今面对港股行情,该投资人也承认自己“走眼了”,直言只要有优质资产,去港股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整体来看,投资人对港股态度的转变,主要源于市场今年以来的三大积极变化:

一是破发率大幅降低:从今年前三季度港股新股首日表现来看,破发率降至24%以下,创下九年来新低。

二是消费与新经济企业表现火爆:被称作“港股三朵金花”的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年内股价大幅上涨,为消费领域VC机构创造了良好的退出环境;多家明星机器人公司、生物医药公司在港股募资数十亿港元,进一步掀起新经济浪潮。

三是外资与南下资金大幅流入: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通过港股通南下的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超7300亿港元,这一数字已达到去年全年的90%,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在国内IPO节奏依旧缓慢、门槛较高的背景下,无论企业是为规避回购对赌风险,还是VC/PE机构为寻求快速退出,当前的港股市场都是合适的选择。“很多在国内暂时无法上市、但具备一定概念的公司,纷纷选择登陆港股。这些公司上市时多采用‘迷你IPO’模式,且大多会做市值管理;加上北上资金喜欢炒作这类公司,所以股价表现较好,锚定投资人收益很高,不过基石投资人能否盈利还不确定。至少在解禁期内,这类公司很受二级市场追捧。而短期赚钱效应和股价上涨效应,又会吸引更多同类公司来港股上市。”资深投资人李刚强认为,这正是近半年来申请港股上市的公司数量增多的核心原因。

市场分化明显 企业质地是关键

今年的港股市场,多笔机构退出案例着实吸引了一波眼球:高瓴减持百济神州,回报超过20倍;蜂巧资本清仓泡泡玛特,回报也实现超8倍;国家大基金减持中芯国际,回报10倍以上……投中数据也显示,港交所主板为VC/PE机构贡献了582.03亿元的账面退出回报,居各交易板块首位。

不过,面对热闹的港股市场,受访机构均不敢断言这会为长期受退出难题困扰的VC/PE机构带来一场“退出盛宴”,原因是:一方面,尽管目前有近200家企业排队赴港上市,且港股上市的确定性显著高于A股,但对于一级市场庞大的退出需求而言,这仍只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明星企业股价一飞冲天的同时,还有大量普通企业仍出现破发、流动性依然岌岌可危。对押中独角兽的机构来说,2025年或许是“退出大年”,但更多机构仍在艰难寻找退出路径。

企业上市时的高光时刻,不代表机构解禁时能顺利获利退出。“上市时看似有几百亿港元市值,但存在一些发行时估值透支或基本面一般的企业,解禁时市值可能‘腰斩’甚至更低,再加上港股本身的流动性问题,这是可能需要面对的最大不确定性。”李佳安坦言。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0月22日,港股共有76家新上市企业,有30家当日股价较上市之日下跌,其中三分之二的跌幅超10%,30家中有12家跌幅超30%,最高跌幅达77%,这其中有多家企业仍未到解禁期。与此同时,76家企业中有约30%公司涨幅超30%,较多集中在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AI)赛道。

事实上,投资人普遍意识到港股市场已出现明显分化:对于科技板块公司及热门赛道的龙头企业,或许能制定较好的收益策略;但对其他公司而言,退出收益的预期未必充足。

因此,企业质地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北京一家VC机构创始合伙人对记者表示,企业赴港上市的根本前提是具备规模性利润与高增长属性,这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此外,强生存能力是长期发展的关键,即便赶上市场窗口期,若基本面不佳,无论在美股、港股还是A股,都难以实现退出,股东少量减持就可能引发股价大幅波动。

港股市场生态转变 但仍需抓住窗口期

尽管当前港股市场的热度为一级市场提供了更多退出选择,但对于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受访机构人士的共识是“需抓住窗口期”。

“我们目前会持续推荐被投企业赴港上市,并且建议企业加大准备力度、加快推进节奏,争取赶上时间窗口。”深圳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基于当前A股IPO节奏较慢的态势,预计短中期内会有大量企业被引导至港股上市,港股IPO热度有望持续稳定至少12个月。在他看来,尽管退出收益因企业而异,但港股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快速的流动性退出渠道。

不过,对于窗口期的具体持续时间,各方均无确切答案。李刚强认为,短期来看,2024年上市的港股公司若能平稳度过解禁期,将证明其获得市场认可,也能支撑港股热度;长期来看,港股能否维持稳定热度,仍取决于宏观经济、大国博弈等外部因素。

李佳安则观察到港股市场的一个重要逻辑转变: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领域,已涌现出一批“很能打的”企业,这成为吸引资金流入的关键。“现阶段港股市场的贝塔系数较好,一方面优质公司在加速聚集,另一方面新股发行定价相对克制,不再追求过高发行价。我在香港与外资交流时发现,他们对我们的项目普遍很感兴趣。”

在李佳安看来,即便港股存在上市窗口期,只有具备基本盘的企业才能拥有较好的持续性——这类企业不仅能吸引境外投资人、公募基金及南下资金,持有它们股份的投资人心态也会更平稳,无需过度焦虑,上市后业务发展(BD)交易的产生或预期兑现,才是投资人更想看到的长牛股。

责编:岳亚楠

校对:刘星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电科蓝天科技科创板IPO审核... 观点网讯:10月23日,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
八马茶业港股IPO超额认购26... 观点网讯:10月23日,中国茶叶连锁品牌八马茶业结束公开招股,市场消息称其吸引约16.9万份认购申请...
轩竹生物大涨超417%!四环医... 10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的轩竹生物(02575.HK)股价收跌。 截至收盘,轩竹生物报收59.5港...
Coinbase 宣布将上线 ...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吴说获悉,Coinbase 宣布将上线 aPriori(APR)与 ...
南非储备银行(SARB,南非央... 南非储备银行(SARB,南非央行)发布货币政策评估报告:南非的政策利率仍然具有适度的限制性。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AI... 在2025外滩年会“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圆桌讨论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人工智能...
明略科技港股IPO招股首日超购... 观点网讯:10月23日,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明略科技(股份代码:2718)启动招股,计划发行721....
凯格精机因违规使用IPO募资超... 10月23日晚间,凯格精机(301338.SZ,股价64.79元,市值68.94亿元)公告称,近日分...
读懂IPO|曾共享专利、同台竞...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从供应商到同场竞标的竞争对手,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
通领科技IPO:为避税曾变相发... 瑞财经 王敏 10月21日,据北交所,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领科技”)及长江保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