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赵奕 上海报道
根据华夏基金(香港)官网信息,由其发行的Solana(SOL)现货ETF即将于10月27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这不仅是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内继比特币(BTC)、以太坊(ETH)之后获批的第三类加密货币现货ETF,也是亚洲首个同类产品。
“亚洲首只SOL现货ETF即将在港交所上市标志着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的进一步创新。”薪火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丹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SOL ETF的上市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一个合规且便捷的渠道参与加密货币市场,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此外,这一产品将进一步降低个人投资者的参与门槛,通过熟悉的证券账户即可进行交易,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从全球视角来看,香港的这一突破也为其他亚洲市场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加密货币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的接受度。
OSL负责交易与托管
根据华夏基金(香港)官网信息,该ETF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将由OSL Exchange运营,OSL Digital Securities将担任子托管人。华夏基金(香港)的管理费为0.99%,托管费及行政费用上限为子基金净资产值的1%,预计年度费用率为1.99%。
2024年,全球首个Solana现货ETF在巴西证券交易所上市,让巴西成为第一个正式推出该代币ETF交易的国家。今年4月,Solana现货ETF也在加拿大获批上市。而本次由华夏基金(香港)推出的基金则成为亚洲首个SolanaETF。
“从制度和市场的视角来看,金融创新往往需要‘正式制度(法律、监管)’和‘非正式制度(市场习惯、信任)’的协调。ETF产品恰好位于制度与市场实践的交汇处。”上海纽约大学兼职研究员毕良寰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SOL现货ETF的推出,可以被理解为市场对其链上应用场景价值的一种制度化认可,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合规框架下参与技术型数字资产的新途径。
根据公开信息,作为业界公认的“以太坊挑战者”,Solana公链具有高吞吐量和低交易费用的优势。自2020年上线以来,Solana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Web3应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交易数据显示,目前,SOL为全球第6大加密货币,总市值约1027.06亿美元。
不过,Solana网络虽然应用案例提升,但SOL的币价今年表现并不突出。截至发稿,SOL最新价格为187.75美元,距离年内高点的295.6美元,已下跌约36%。
华夏基金(香港)在风险提示中指出,Solana网络及SOL作为数字资产或代币的历史有限。正因发展历程短暂,Solana各要素未来如何演进尚不明朗。开源软件开发历史经验表明,活跃的社群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调整开发中的软件,使其持续保持相关。但并不能保证此类活跃社群能够持续运作,若软件开发进度不足或社群遭遇无法克服的意外挑战,可能对SOL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华夏基金(香港)还表示,与传统证券投资相比,与SOL挂钩的投资可能极不稳定,该基金可能会突然遭受重大损失。过往,SOL价格的波动性一直极高。例如,SOL的价格在2021年11月7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下跌约96%。
监管与生态双轮驱动
2024年4月,香港成为亚洲首批批准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的地区之一,这一里程碑式的决策吸引了大量机构资金。
在翟丹看来,虚拟资产ETF的推出将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带来更多的机构资金,提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同时,ETF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将增强投资者对虚拟资产的信心,减少市场波动性。此外,ETF的推出还将推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托管、清算和结算服务,进一步完善虚拟资产生态系统。从长远来看,虚拟资产ETF的普及将加速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的监管框架和政策的完善,为其他创新产品的推出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除香港市场外,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加密货币ETF。在美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55份涵盖ETF的加密ETP(交易所交易产品)正在申请,追踪35种不同的数字资产。
毕良寰认为,不同地区的ETF审批节奏差异很大,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的监管态度各不相同。这也反映出不同监管体系对数字资产风险的不同判断。ETF让机构投资者能够在受监管的框架下投资数字资产,同时满足托管、合规和风控要求,这本身就是推动加密资产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现货ETF、期货ETF和加密衍生品等多层次产品的推出,全球加密市场正在逐步从高度波动、散户驱动的阶段,走向更加机构化和规范化的成熟市场。
监管框架的完善也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5月通过的香港《稳定币条例》已于8月正式生效,明确要求发行人须持有2500万港元最低股本并维持足额储备资产。2025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LEAP”框架,重点包括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四个方面。
香港证监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4月至6月《季度报告》显示,截至7月底,香港证监会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数目已增加至11家,而获允许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持牌法团有57家。为构建完善的生态圈,香港证监会亦已联合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就建议立法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商及托管人展开咨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香港证监会分别向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出有关其提供质押服务的监管指引,并向投资虚拟资产的认可基金提供有关其参与质押活动的指引。其后,香港证监会批准两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提供质押服务,并率先在亚太区容许虚拟资产现货ETF透过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质押。
“香港允许ETF参与质押,将传统金融产品与链上经济结合,为投资者提供合规的‘链上收益通道’,吸引注重收益与资产配置的机构。”国家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协会高级研究员、北京共识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高泽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领域持续领先,此次SOLETF的批准与先前比特币、以太坊ETF形成产品线互补,强化其作为‘亚洲Web3.0枢纽’的地位。”高泽龙表示,香港的政策落地速度与制度清晰度将吸引国际资本流向亚太市场,巩固其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地位。此外,香港的审慎监管模型(如托管隔离、比例上限)将为其他司法辖区提供范本,有望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对现货ETF的审批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