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武英
半年卖了4.4亿,金添动漫携“IP+零食”闯港股,IP依赖外部授权自从泡泡玛特爆火,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后,冲刺IPO的IP(知识产权,指有市场价值的创意资产)行业相关公司越来越多,做拼搭玩具的布鲁可已经成功上市,52TOYS母公司乐自天成、名创优品孵化的TOPTOY均已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近日,另一家IP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也开始冲刺港股IPO。这家公司就是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添动漫)。
与上述做IP玩具的企业不同,金添动漫主营IP趣玩食品,将IP玩具与零食融合,兼顾“吃”与“玩”特性。金添动漫IP均来自授权,最大收入来源于奥特曼这一经典IP,这一点与布鲁可十分相似。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是国内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2024年营收达8.77亿元,净利润为1.30亿元。今年上半年,其营收为4.44亿元,净利润为7004.1万元,表现十分突出。
在IP企业深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当下,金添动漫能否在资本市场讲出新故事?
在创办金添动漫之前,蔡建淳在食品行业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招股书显示,1997年5月至2000年5月,蔡建淳担任汕头裕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而裕生食品主营零食产品,旗下有薯片、膨化食品、饼干等多种类零食。
2004年11月,蔡建淳自己创业,成立了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这也正是金添动漫的前身。根据媒体报道,蔡建淳曾表示,公司过去是一家传统的饼干厂,但饼干行业竞争极为激烈,随后决定转型,以动漫IP+饼干的形式售卖,取得成功。“过去一吨饼干卖一万五,现在可以卖到三四万元。”
蔡建淳决定做“IP+食品”的想法,源于一部国产动画,那就是《蓝猫淘气三千问》。那是2000年初,当时《蓝猫淘气三千问》风靡全国,全国有1000多家电视台播出这部动画片,蓝猫授权店遍布各大城市,相关产品供不应求。这一现象让蔡建淳深刻认识到动漫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之后金添动漫找到了另一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IP——“哆啦A梦”,开始在国内生产销售IP趣玩食品。2015年,金添动漫又推出了奥特曼IP授权的“奥特蛋”产品,这也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IP趣玩食品。
2016年8月,金添动漫曾在新三板挂牌,但在2021年1月摘牌。成立以来,蔡建淳牢牢掌握着金添动漫的控制权。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前,蔡建淳控制金添动漫100%投票权,包括直接持股87.80%、通过东莞金澄控制2.42%股份,以及通过两大员工持股平台控制5.26%和4.52%投票权。
根据金添动漫招股书,IP趣玩食品不是普通的IP食品,后者通常只是把IP元素印在包装袋上,而IP趣玩食品兼顾食品与趣玩设计,可实现“吃”与“玩”的双重体验,一般包括收藏卡、贴纸、徽章、手办及可食用玩具等。
时至今日,以2024年收入计算,金添动漫已经成为国内第四大IP食品企业,且是行业前五中唯一一家中资企业。同时,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占率达7.6%。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金添动漫营收分别为5.96亿元、6.64亿元和8.77亿元,保持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670.8万元、7522.2万元和1.30亿元,增长明显。今年上半年,其营收为4.44亿元,净利润为7004.1万元。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30日末,金添动漫已经在全国拥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包括奥特曼、吉伊卡哇、三丽鸥、小马宝莉等,以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包括糖果、饼干、膨化食品、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品类。其中,绝大部分零食由金添动漫自主生产,仅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海苔零食委外代工。
在销售上,金添动漫销售渠道以经销商为主,但是经销模式营收占比在下降。2022年经销商渠道曾贡献其95.2%的营收,之后随着直销渠道拓展,经销渠道营收占比逐渐下滑。2024年来自经销商的营收为5.8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66.1%。今年上半年经销渠道营收为2.45亿元,同比下滑12.70%,占比为55.1%。
以量贩零食为代表的直销渠道则是金添动漫近年来业务表现的最大亮点,包括鸣鸣很忙、万辰集团、名创优品、美宜佳等。2022-2024年,其向零售商直销的收入分别为2110.5万元、1.03亿元和2.90亿元,增长迅猛,占营收比重从3.5%提升至33.1%。今年上半年,直销渠道营收达1.92亿元,同比增长57.58%,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3.2%。
在招股书中,金添动漫将2025上半年营收增长归因于持续致力于加强与量贩零食店的合作(如鸣鸣很忙及万辰集团),以及直销商直销的SKU数量增加。
同时,直销渠道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毛利率的持续提升。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公司直销渠道毛利率分别为35.8%、40.5%和38.7%,分别比经销商渠道毛利率高出了9.4、9.1和7.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直销渠道毛利率为39.2%,比经销商渠道高出了7.3个百分点。
随着直销渠道营收占比提升,金添动漫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6%、32.6%和33.7%,今年上半年达到34.7%,处于持续提升状态,这极大地改善了金添动漫的盈利能力。
凭借着IP影响力,金添动漫今年上半年34.7%的毛利率和15.8%的净利率已经超越了A股上市的多家零食巨头。Wind显示,今年上半年来伊份、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洽洽食品五家上市公司中,来伊份毛利率最高,为32.61%;盐津铺子净利率最高,为12.08%。
这样一个在细分行业做到头部的零食企业,能在资本市场讲出新故事吗?
虽然凭借着IP授权和直销渠道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高增长,但金添动漫的风险也十分突出,那就是IP授权。
IP趣玩食品核心在于IP,这也是其溢价来源。从招股书来看,金添动漫营收来自于数个重点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佩奇、三丽鸥等。其中奥特曼是营收贡献最大的IP。
2022-2024年,金添动漫来自于奥特曼IP食品的收入分别为3.73亿元、4.18亿元和4.7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2.6%、63.0%和54.5%。今年上半年奥特曼IP食品收入为1.9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降至43.9%。
第二大IP是小马宝莉,2022-2024年小马宝莉贡献营收分别为470.8万元、3312.7万元和1.5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0.8%提升至17.1%,今年上半年小马宝莉IP收入达1.01亿元,占比提升至22.8%。
第三大IP是蜡笔小新。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9万元和3141.1万元,占比分别为0.2%和3.6%。今年上半年营收为5216.2万元,营收占比为11.8%。其他IP营收贡献基本在5%以下。
可以看到,虽然金添动漫在大力开发其他IP,其他IP营收增长迅猛,但奥特曼IP带来的营收仍在40%以上,遥遥领先于其他IP。
从招股书来看,金添动漫最新IP协议获授权的期限在12至最多42个月不等,其中奥特曼IP获授权期限最短,仅为12个月。这意味着,金添动漫需要每年与奥特曼IP所有方或代理方签订授权协议,一旦无法签订新授权协议,将对其业绩造成巨大影响。
长期以来,金添动漫在IP合作之外,一直以股权绑定奥特曼以及柯南等IP在国内的代理商——上海新创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招股书显示,早在2011年6月8日,金添动漫股东就将20%股权转让给新创华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孙剑,代价为100万元。入股之后,孙剑也长期担任金添动漫监事职位。
但在2025年4月,孙剑辞任金添动漫监事职位。2025年7月,金添动漫将孙剑所持有的1944万股股份减资,代价为7669.30万元。减资之后,孙剑不再持有金添动漫股权。
从IP授权角度来看,孙剑退股意味着不再与金添动漫进行股权绑定,这或将对金添动漫后续获得奥特曼等IP授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其业绩表现。
此次港股IPO,金添动漫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及扩充销售网络及销售与营销团队、扩充产能升级供应链及IT基础设施、丰富IP组合、寻求战略投资或收购机会等方向。
其中,在丰富IP组合上,金添动漫计划一方面在国内进一步获得新的授权IP,另一方面在海外通过扩大现有授权IP的授权地区及收购海外新授权IP。此外,金添动漫计划开发自有IP。
从招股书来看,金添动漫目前营收全部来自于国内市场,尚未启动海外布局。至于开发自有IP,难度更是极高,行业内成功者寥寥无几。
早在2017年,蔡建淳就在媒体采访时提到了打造动漫自有IP的计划。当时其表示,“因为我们有好的品牌、好的产品、好的渠道,凭借这些优势,无论是市场开拓还是IP建设,都会发展得更加稳健!”但如今8年过去,金添动漫在自有IP建设上并未取得显著突破。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打造自有IP,都对企业研发能力有着极高要求,金添动漫则在研发领域投入力度相对较小。
2022-2024年,金添动漫研发费用分别为6.7万元、80.0万元和183.4万元,今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为212.4万元。可以看到,金添动漫研发费用投入处于逐年提升状态,提升幅度极大,但考虑到数亿元的营收规模,其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仅为0.48%,这或将影响其产品开发及打造自有IP的发展计划。
综合来看,金添动漫能够凭借授权IP将小饼干厂做成全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并冲刺港交所IPO,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家细分行业龙头能否顺利IPO,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进一步发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