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哨】文旅国企赴港潮:印象大红袍与瘦西湖的“同道殊途”
创始人
2025-10-17 19:25:45
0

在文旅行业加速复苏与资本化进程的双重推动下,国有文旅企业正迎来新一轮上市热潮。

今年,在港股市场向好的背景下,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印象大红袍”)与江苏扬州的瘦西湖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瘦西湖”)先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开启赴港上市之路。

这两家承载着不同地域文化基因的国企,既因相似的发展诉求踏上同一条资本化赛道,又因业务模式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其上市动向不仅折射出地方文旅资产的突围探索,更成为观察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同道:国有底色与资本化共识

作为地方文旅资源的核心运营者,印象大红袍与瘦西湖的“国有基因”是两者最鲜明的共性标签。

从股权结构来看,印象大红袍的实控人为武夷山市国资运服中心,其业务开展深度绑定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资源;瘦西湖则由旅游发展集团控股,实控人为扬州市政府,直接掌控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古运河区域的独家游船运营权。

这种国有控股背景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资源支持与政策背书,更使其在文旅资源开发与保护、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承担着天然的社会责任,区别于市场化文旅企业的纯商业化导向。

在资本化路径上,两家企业的“新三板—港股”进阶轨迹高度重合。此前,印象股份(870608.NQ)与瘦西湖(871343.NQ)均已在新三板挂牌,通过资本市场初步完成了规范化治理与信息披露体系的搭建,为冲击更高层级资本市场奠定基础。选择赴港上市,既可拓展融资渠道,又能打响国际知名度。

殊途:业务模式与文化表达的差异化突围

尽管同属文旅赛道,但印象大红袍与瘦西湖基于地域资源禀赋,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业务发展路径,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核心业务、收入结构与文化呈现方式上。

从业务模式来看,印象大红袍是“文化演艺+景区”的典型代表。其核心竞争力聚焦于大型实景山水剧《印象▪大红袍》,该演出以武夷山丹霞地貌为天然舞台,融合茶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光影技术,形成了独特的“沉浸式文旅体验”。

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演出及表演服务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4.7%和93.0%,几乎完全依赖《印象▪大红袍》的票务销售与衍生服务;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94.6%和87.8%,这种“单点爆款驱动”的模式使其具备极强的文化IP属性,但也面临业务集中度高、抗风险能力弱的挑战。

相比之下,瘦西湖则走“资源垄断+综合服务”的路线。作为扬州唯一的水上游船观光持牌运营商,其核心业务是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古运河区域提供游船服务,于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游船观光收入分别占其总营收的86.2%和85.6%,这种“地域独家运营”的优势使其拥有稳定的客源与收入基础。同时,瘦西湖还经营观光车服务、景区管理服务等业务,试图构建“游船+多业态”的营收矩阵。值得注意的是,瘦西湖的运营区域属于大运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点,其业务与世界遗产保护深度绑定,既享受遗产IP带来的流量红利,也需遵守更严格的开发与运营规范。

上市背后:文旅国企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印象大红袍与瘦西湖而言,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手段的升级,更是应对行业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机遇来看,当前国内文旅市场正从“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消费者对文化内涵与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持续提升,印象大红袍的文化演艺IP与瘦西湖的世界遗产资源恰好契合这一趋势,上市后若能借助资本力量强化IP运营与业态创新,有望在细分赛道中抢占先机。

同时,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平台也为两者引入战略投资者、拓展海外客源提供了可能,尤其对于印象大红袍而言,其文化演艺IP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潜力,有望借助港股上市提升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从经营业绩来看,两家企业在营收增长和利润率方面均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或从侧面反映了各地旅游业在争抢客源方面的竞争激烈。

印象大红袍2024年收入按年下降4.65%,至1.3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股东应占净利润按年下降9.78%,至4,285.9万元,该公司解释是因为旅游消费不如上年活跃,以及恶劣天气导致关闭时间延长。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有所改善,按年增长8.48%,至5,588.4万元,但其解释由于新演出《月映武夷》处于早期启动阶段录得亏损,加上茶汤酒店业务面临激烈竞争,股东应占净利润按年下降19.35%,至1,022.6万元。

瘦西湖的2024年收入按年增长2.14%,至1.11亿元,股东应占净利润按年下降7.66%,至4,287.4万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增长16.35%,至8,454.2万元,股东应占净利润仅按年增长4.30%,至3,530.4万元,净利润率按年下降4.8个百分点,至41.8%,2024年10月推出的大运扬州行进式游船演艺刚推出,成本较高拖累了整体利润率表现或是主要原因。

此外,文旅行业受季节性、突发性事件(如疫情、极端天气)影响较大,印象大红袍的“演艺+景区”模式与瘦西湖的“游船+遗产”模式均对线下客流高度依赖,如何提升抗周期能力、实现可持续盈利,是两者上市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印象大红袍计划通过这次IPO筹资用于升级《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和印象文旅小镇、取得另一个文化旅游演出项目、升级品牌及扩大业务影响力、升级票务管理系统和软件以及补充运营资金。

瘦西湖计划通过IPO所得策划更多水上创新沉浸式项目、开发新的水上游览线和水上游览项目、拓展管理服务业务组合、升级资产和补充运营资金。

从行业层面来看,印象大红袍与瘦西湖的赴港上市或许将开启国有文旅企业资本化的新窗口。长期以来,国有文旅企业因股权结构复杂、经营效率偏低、市场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在资本化进程中相对滞后。而印象大红袍与瘦西湖的尝试,不仅为其他地方国有文旅资产提供了可借鉴的上市路径,也倒逼行业加速市场化改革。未来,随着更多国有文旅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行业或可迎来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的新竞争格局。

结语

印象大红袍以文化演艺激活武夷山水的经济价值,瘦西湖凭游船服务挖掘运河遗产的商业潜力,二者赴港上市的征程,绝非简单的融资行为,而是国有文旅资产从“资源持有”向“价值运营”转型的关键实践。对于这两家企业而言,上市只是破局的起点,而非终局——唯有打破“单点依赖”的业务困局,在坚守文化传承使命的同时,构建更具韧性的市场化运营体系,才能将地域文化优势真正转化为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而它们的探索,更为中国文旅行业树立了鲜明标杆:国有文旅企业的资本化,既要避免盲目追求商业利益而丢失文化本真,也要摒弃固守资源优势而忽视市场创新的保守思维。未来,更多地方文旅资产若能以其为参照,在资源保护与商业开发间找到平衡,在文化传承与市场需求间搭建桥梁,中国文旅行业方能真正突破“门票经济”的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这不仅是印象大红袍与瘦西湖的使命,更是整个行业必须作答的时代课题。

作者|吴言

编辑|Lily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州双祺北交所IPO:毛利率比... 挖贝网 10月17日消息,苏州双祺(874685)的北交所上市申请材料于6月底获北交所受理,并于7月...
必贝特 :科创板IPO今起申购...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17日,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贝特)启动科创板申购,距...
神州信息:具备区块链数字货币技... 证券之星消息,神州信息(000555)10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你在酒店看到的送餐机器人正式I... 扬子晚报讯(记者 范晓林 薄云峰 实习生 潘伊笑)机器人服务领先企业——云迹科技16日正式在港交所上...
双欣环保主板IPO10月24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10月17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显示,根据安排,内蒙古双欣环...
业绩飙升却难掩隐忧?券商净利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 日前,排队IPO的东莞证券更新了招股...
【IPO前哨】大金重工冲刺“A... 港股风电板块汇聚了约10家相关企业,今年以来该板块持续火热,多只个股表现亮眼。 年初至今,风电齿轮传...
IPO动态:恒运昌拟在上交所科... 证券之星消息,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运昌)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募资总金额为15...
黑色星期五!全球股市下挫,加密... 美国区域性银行引发的信贷担忧冲击市场,避险情绪再次上升。 10月17日,全球股市走低。 美股三大股指...
九州风神IPO前收购2家供应商... 瑞财经 王敏 10月15日,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风神”)及中信建投证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