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珞石机器人赴港IPO:豪华股东背书,三年半累亏超6亿元
创始人
2025-10-14 18:06:08
0

10轮融资,珞石机器人投后估值达52.95亿元。

文/每日财报 南黎

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54万台、中国市场份额占全球54%的行业高增长背景下,又一家本土机器人企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025年,机器人赛道与港交所的“双向奔赴”仍在持续。9月,继优艾智合、云迹科技、望圆科技等多家机器人企业递表之后,又一家本土机器人龙头——珞石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9月29日,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石机器人)携“销量国内前三、全球前七”的市场地位与国家队领投的豪华股东阵容奔赴资本市场。

然而,其高歌猛进的营收增长背后,是三年半累计超过6亿元的亏损、研发投入持续下滑以及现金流日益紧张的现实困境。在行业前景与内部挑战并存的背景下,这家企业的上市进程备受关注。

百亿机器人赛道上的冲刺与荆棘

珞石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2023年10月,珞石机器人总部由北京迁至济宁邹城,2024年12月,珞石机器人在山东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

珞石机器人此次上市,拟通过特专科技机制。根据招股书,珞石机器人计划将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种类、拓展全球销售网络、提升生产效率与产能、战略投资与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这一规划契合其长期发展目标,但也对其资金使用效率与商业化落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中国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灼识咨询预测,至2029年,中国多关节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53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15.7%。在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珞石机器人所专注的工业与协作机器人板块具备可观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公司也面临内外多重挑战。从外部看,国际巨头在技术积累与品牌影响力上仍占优势,国内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加大投入;从内部看,公司尚未走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局,研发投入收缩、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均是其IPO进程及后续发展亟需跨越的鸿沟。

10轮融资背后的权杖:实控人掌近四成投票权

公司成立于2015年,早期以北京为研发中枢,在控制系统等底层技术上实现突破,逐步构建起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三大板块的产品体系。

珞石机器人背后的资本阵容堪称“豪华”。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完成10轮融资,投后估值达52.95亿元。投资方涵盖国家级基金、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持股9.67%,成为公司的重要战略投资者。

南方希望、襄禾基金、顺为资本、深创投、梅花创投等机构的加入,不仅为公司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在产业链资源、政策对接及技术协同方面提供了重要助力。

在股权结构上,公司实控人庹华通过直接持股、员工持股平台及表决权协议合计控制38.78%的投票权,形成了较为集中的控制架构。其中,公司设立的两大员工持股平台覆盖73名核心团队成员,有助于绑定人才与公司长期利益。

行业高增长神话下的盈利反差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4年销量计算,珞石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七,且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蝉联国内同类企业销量增速榜首。其客户已覆盖全球约40个国家及地区,服务对象包括小米、歌尔股份、法雷奥、福田康明斯等各领域头部企业,应用场景横跨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医疗等高增长赛道。

然而,亮眼的市占率与高速增长的营收背后,是公司持续扩大的亏损。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53亿元增长至3.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6%;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1.76亿元,同比增长50%。毛利率亦从2022年的7.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3%,反映出公司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与规模化生产方面的成效。

然而,同期净利润持续为负: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38亿元、1.57亿元与1.92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0.9亿元,同比扩大7.94%,三年半累计亏损额达6.77亿元。尽管亏损率从155.6%收窄至51.4%,但公司仍未建立起稳定的盈利闭环。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珞石机器人的研发投入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6720万元、5940万元、5420万元和259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从44.0%降至14.7%。

在机器人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研发强度的减弱可能影响其长期技术壁垒与产品竞争力。

与此同时,公司的现金流与应收账款风险也浮出水面。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累计达3.95亿元;贸易应收款项从7450万元攀升至2.26亿元,周转天数从164.3天延长至223.7天,意味着公司回款效率明显放缓,资金被大量占用,流动性压力持续累积。

因此,在技术密集、投入周期长的行业属性下,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有效平衡,如何在亏损状态下构建健康的财务结构与盈利模型,将是珞石机器人必须直面并破解的核心命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祝九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他... 据媒体报道,万科A原总裁、CEO祝九胜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祝九胜在1993年至2012年期间任职于...
THPX信号源:WTIBTC让... 摘要: 探索THPX信号源如何通过WTIBTC提升能源市场交易智慧,迈向高效未来!了解更多创新科技背...
被网友莫名辱骂“上赶着当后妈”... 一场一年前的网络冲突,让两位素未谋面的年轻女性相见在一场婚礼上,也引来了派出所民警的介入。10月13...
西安奕材(688783.SH)... 格隆汇10月14日丨西安奕材(688783.SH)公布,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综合评估公...
筑牢货币安全网!中信银行长沙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4日讯(通讯员 王仕伸 毕竞)为应对新型假币风险挑战,中信银行长沙分行于9月...
贝莱德向 Coinbase P...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吴说获悉,据 Onchain Lens 监测,BlackRock 在...
【IPO追踪】赛力斯携“华为光... 宁德时代(03750.HK)、恒瑞医药(01276.HK)等A股年内成功赴港上市,并在H股市场取得较...
韩国经济副总理:美方不再坚持3...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倩】据路透社报道,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当地时间14日表示,美国...
河北唐山男子租高校食堂档口经营... 近日,来自河北唐山的吕先生向记者反映,他于2025年8月通过网络招募广告,在民办高校河北科技学院食堂...
股市特别报道|多只货币基金收益...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低利率环境下,货币基金收益下行,多只货基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