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意大利博洛尼亚,49岁的乌克兰男子、退役特种兵库兹涅佐夫被警方押送。他被指控为炸毁“北溪”管道的嫌疑人。视觉中国供图
综合编译 王 梓
德国《柏林报》10月13日刊登报道《基辅面临政治地震》,称针对乌克兰前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北溪”管道爆炸案的调查工作,游走于司法、情报机构和政治之间的灰色地带,可能成为诋毁竞争对手和反对者的工具。
2022年秋,当“北溪”管道在波罗的海被炸毁时,“罪魁祸首”似乎很明确:欧洲媒体普遍认为是俄罗斯。但3年后,越来越多的迹象指向相反的方向——乌克兰,更具体地讲,是该国前武装部队总司令、现任乌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
德国《世界报》等媒体称,外界怀疑,这位在乌克兰极受欢迎的“战争英雄”和“该国最成功的将领之一”下令炸毁了欧俄之间的能源动脉。
“这些指控基于匿名信源、间接证据和新闻泄密的组合。”《柏林报》称,德国联邦警察总局和联邦刑事警察局收集到的证据表明,一个源于乌克兰的“经验丰富的破坏小组”利用租来的帆船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放置了炸药。不过,《世界报》援引部分安全部门人士的说法称,他们觉得这套说法“过于完美”,或许有人故意散布消息,将调查引向特定方向。
政治利益涌入叙事主导权的真空地带。爆料的时间点非常值得注意:扎卢日内被视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民调显示,他在乌克兰民众中的信任度高于泽连斯基。一些欧洲媒体暗示,扎卢日内正考虑回到该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因前方战况承受着巨大压力,数周前的腐败丑闻又给他带来了额外的伤害,令他的国内支持度持续下降。
“危险的风暴是否正在酝酿?游走于司法、情报机构和政治之间灰色地带的‘北溪’管道爆炸案调查可能成为用于诋毁竞争对手和反对者的工具。另一方面,目前尚未有任何西方国家政府、情报机构或独立调查证实是扎卢日内下令实施了袭击。如果泽连斯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扳倒一位德高望重的将军,他自己也将陷入险境。这样的举动不仅会被西方盟友视为专制,还可能进一步损害乌克兰社会脆弱的团结。”《柏林报》指出,“北溪”爆炸案早已不再是纯粹的乌克兰内部事务,它在欧洲多国引发了紧张气氛。
“针对扎卢日内的指控非常严重,断言这位前乌军总司令下令破坏‘北溪’管道为时过早。同样,揣测泽连斯基利用调查来铲除其最大的国内政治对手也为时过早。”《柏林报》称,“北溪”管道爆炸案发生3年后,要求找到真正答案的呼声在欧洲逐渐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