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严守机构编制纪律,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二、规定篇
什么是机构编制管理?
指各级机关及有关部门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其所属工作部门、下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划分、职能确定、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及其运行程序制度化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什么是“三定”规定?
“三定”规定指部门(单位)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其领导职数规定,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简称,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是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超编进人?
指机关、事业单位超出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编制数配备工作人员,造成实际在编人员数额多于核定的编制数额的行为。
什么是超限额?
指在规定的机构数额外,擅自设立机构的行为。各级党政机构实行限额管理,由党中央统一规定。2018年机构改革后,地方各级党委机构限额与同级政府机构限额统一计算。
什么是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
指机关、事业单位超过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使得实际配备领导干部的级别高于该机构规格的行为,也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
什么是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指机关、事业单位超过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务数量配备领导干部的行为。
什么是机构编制管理评估?
指各级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职责权限,按照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程序,对有关机构编制申请事项、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优化编制资源配置重要依据的活动。
什么是机构编制报告制度?
指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书面报告上一年度机构编制工作重要事项。地方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本级党委报告上一年度机构编制管理情况,每年3月底前向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书面报告上一年度的机构编制工作重要事项。
什么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指机构编制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进行动态、实名管理,并与组织、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信息共享,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际配备的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