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无权
作者: [特多] 埃里克·威廉斯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记号Mark
副标题: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原作名:Capitalism and Slavery
译者: 陆志宝 / 彭坤元 / 张晓华
出版年:2024-4
页数:372
定价:89.00元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 · · · · ·
我奴役你,我解放你,均与你无关;奴役与反奴役,一切皆为利润与帝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独立后首任总理埃里克·威廉斯经典名著;理解大英帝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奴隶制的必读之书。
——————
编辑推荐
※ 被译为9种语言,入选“企鹅现代经典”系列读物,改变“nice爷爷”迈克尔·罗森的世界观。英国伦敦议会前主席特雷弗·菲利普斯推荐
※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教授 舒运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 杜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 焦姣联合推荐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李安山3万字长篇导读;经济学家、杜克大学教授小威廉·A.达里蒂 倾情作序;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科林·A.帕尔默 撰写导言
※ 随书附赠80页导读本
※ 大英帝国仿若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上层建筑是美洲贸易和制海权,地基则是非洲黑人的劳动。
※ 欧洲精英凭借奴隶制为工业革命积累到足够剩余资本之时,资本主义便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迅速取代了奴隶制;英国废除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解放西印度群岛的被奴役者,是英国官方出于经济和战略利益精心策划的结果,而非人道主义之功劳
※ 为何说种族主义不是产生奴隶制的根源,而是施行奴隶制的产物?为何说并非种植园制度依附于奴隶制,而是奴隶制依附于种植园制度?奴隶贸易如何成为英国贸易的“万流之源”?英国是在工业革命的加持下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而奴隶制与奴隶贸易则提供了催生工业革命的资本积累。
———————————
内容简介
奴隶制助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奴隶贸易有关的种植园主、造船厂厂主和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在欧洲建立了银行和重工业,并将资本主义的影响扩大到了全世界。埃里克·威廉斯在本书中提出了这些强有力的观点,认为英国政府在1807年废除奴隶贸易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而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威廉斯将经济史观与道德论证结合起来,研究了奴隶制在助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驳斥了经济和道德进步的传统观念,指出了非洲奴隶贸易在欧洲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出,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反向助力了摧毁奴隶制。在确立商业资本主义的剥削及其与种族态度的联系时,作者采用了历史主义的观点,为未来的研究定下了基调。
作者的深刻批判领先于时代多年,成为研究大英帝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奴隶制的基础。本书也成为理解现代性与后殖民时代世界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埃里克·威廉斯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独立后的首任总理,也是著名的加勒比海历史学家。在进入政界之前,他是霍华德大学社会政治学教授,专门研究奴隶制。
译者简介
陆志宝,中共党员,教授。1960—1965年在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毕业后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曾任英语系副主任。编写出版了《英语导游》和教材《社会与文化概论》,译有《生而无权: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普利策传》。
彭坤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非洲通史》(现代卷,合著)、《大英帝国从殖民地撤退前后》(合编),发表非洲史研究论文多篇,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编撰的《非洲通史》第六卷译、校、审定工作。
张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审。著有《瑞典首相帕尔梅》(合著),发表瑞典、非洲历史等相关论文多篇,参与翻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等著作。
目录 · · · · · ·
第1章 黑人奴隶制的起源
第2章 黑奴贸易的发展
第3章 英国的商业与三角贸易
第4章 西印度群岛利益集团
第5章 英国的工业与三角贸易
第6章 美国独立战争
第7章 1783—1833年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8章 新的工业生产秩序
第9章 英国资本主义与西印度群岛
第10章 英国的商业界与奴隶制
第11章 “圣徒”与奴隶制
第12章 奴隶与奴隶制
第13章 结 论
注 释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质性研究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第五期(2025年7月25-27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12月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六期(线上)。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无论您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实务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多元学科视角下质性研究的丰富内涵,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研究能力与学术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2025年7月11-1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6年1月上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二期(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