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船营法院立案庭通过“以鉴促调”工作模式,成功化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促成双方当场和解履行,为定分止争按下“加速键”。
今年4月,张某驾车撞损王某车辆,交警认定张某全责,但双方因维修费用产生激烈分歧。王某坚持更换原厂配件,张某认为费用“虚高”,矛盾一度剑拔弩张,王某遂诉至法院。
案件进入司法鉴定程序后,法院发现案情清晰、涉案金额不大,若直接鉴定可能加剧对立。工作人员创新采用“以鉴促调”模式,组织双方与机动车鉴定机构实地勘查,从专业角度解读维修标准、受损范围及预估费用。勘查中,张某吐露隐情:离婚后独自抚养两孩,维修费用成“天价负担”。
法院工作人员情法交融展开调解,结合类案分析损失清单、核算成本,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协议,张某当场转账履行赔偿,纠纷圆满化解。
此次实践是船营法院深化“鉴定+调解”模式的缩影。下一步,船营法院将持续延伸司法服务,实现“程序精简”与“权益保障”双赢。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美佳
图片来源 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
责编 姜岸松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