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新区连搭派出所,自1996年建所以来,经29载寒来暑往,默默守护着这片133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村落星布,园区与工地交织,既有传统乡村的烟火人家,也有快速发展的时代脉动。对他们而言,“平安”二字,不仅写在值班室的日志里,更融进每一次家长里短的调解、每一趟不厌其烦的奔波、每一声巡逻路上的叮咛中。
多元化解 情法交融化干戈
今年七月,朱家沟村老马家的儿子结婚时,双方因为结婚琐事发生争吵。连搭派出所副所长张恩腆接到村支书电话,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赶了过来。他没有急于评判是非,而是先让情绪激动的双方分开,自己搬了个小马扎坐在堂屋里,听他们倒苦水、诉委屈。之后,他请来村里有威望的长者和熟悉两家情况的邻居,组成“临时调解团”。几个小时的“背靠背”沟通、“面对面”协商,一份兼顾情理法的方案终于出炉,一场可能升级的冲突在派出所主导的多元调解下悄然化解在农家院落里。
“每个村子都有我们的联络员,有的是村支书、有的是德高望重的老者,请他们配合参与调解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所长于小军介绍道,今年以来,连搭派出所共化解矛盾纠纷69起,化解率达到100%。
向前一步 民心所系无小事
今年五月,村民老张通过某电商平台支付了1000元订金订购的老年助力车,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没了回音。眼看钱货两空,满心焦灼的老张走进了连搭派出所。值班民警小李经过一番追踪,屏幕上的数据最终指向了山东一家证照齐全的正规助力车厂家——并非诈骗陷阱,而是消费环节出了纰漏。
“别急,我们再想想办法。”所长于小军却没想放弃。接下来的几日,于所长化身为最执着的“客服”,电话、平台申诉轮番上阵,想尽一切办法帮忙协调。最终,通过拨打山东消协的12315热线,在权威机构介入和老于的耐心沟通下,商家负责人亲自致电道歉,同意退还老张的订金。
1000元失而复得,其意义远超数字本身。今年以来,连搭派出所服务救助群众122人次,映射着乡村警民之间最朴素的信任,也映射着连搭派出所主动向前一步的担当。
群防共治 筑牢平安堤坝
无论是石门度假村,还是朱家沟村的路边,经常能见到统一穿着醒目的反光背心的队伍——“高新连盾义警”。这支由热心村民、园区企业安保团队、物业人员等力量组成的治安巡防队伍,已成为连搭派出所延伸警务触角、守护一方平安的重要前哨和生力军。他们常态化开展步巡、车巡,使得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和可疑情况能够被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
针对辖区工地多、流动人口大的治安特点,连搭派出所积极探索推行“以业管人、源头管控”的基层治理模式。社区民警张文军和同事们沉下身子,逐人逐户登记信息,把名字和面孔刻进心里,将安防措施落到实处,把隐患锁在门外。“老张,这种冒充老板转账的诈骗,我们工地上真有人差点上当!多讲讲这个!”老张的“流动课堂”在哪里都能开讲,几个月下来,工地发案率一降再降,千余名工友心头悄然筑起一道无形的防护堤坝。
连搭派出所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村热土上,持续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通讯员 张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