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9日电 (唐德妹)8月18日,黄山区耿城司法所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第一道防线”职能,联合村委会及“法律明白人”骨干力量,历时多轮调解,成功化解一起涉及田地、山场、房屋及征地补偿款分配的复杂家庭财产纠纷,有效避免了亲情破裂和矛盾升级,切实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纠纷当事人为同胞兄弟姐妹多人,因父母生前共同积累的财产处置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各方对财产分割比例争执不休,互不相让,家庭矛盾持续升级,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尽管村委会此前多次介入协调,但因案情复杂、情感纠葛交织,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耿城司法所在获知情况后,迅速联合属地村委会组成联合调解工作组。调解员第一时间深入走访,详细查阅相关权属证明(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房屋产权证明或建房审批手续、征地补偿协议等),并耐心倾听各方诉求和理由,全面掌握了财产现状、历史沿革及争议焦点。
针对该起纠纷涉及财产类型多样、价值构成复杂的特点,调解工作坚持“全方位析产、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原则,分类施策,精准化解。
在此次调解中,司法所特别邀请了在当地民众中享有较高威望、法律素养扎实的“法律明白人”胡营飞参与调解。胡营飞充分发挥其贴近民众、熟悉民情、善于沟通的优势:一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当事人阐释民法典中关于继承、共有财产分割、征地补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把法理讲透;另一方面,从手足亲情、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出发,把情理讲通,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珍惜血脉亲情,避免因利益纷争破坏家庭关系。
在司法所、村委会和“法律明白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轮“背对背”与“面对面”的沟通协调,最终促成兄弟姐妹达成一致意见,并现场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书。协议对争议的田地、山场、房屋及征地补偿款进行了清晰、具体、可操作的分割与分配,彻底化解了困扰该家庭多年的财产归属问题。各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表示高度认可,久违的亲情得以修复,矛盾得以圆满解决,兄弟姐妹握手言和,家庭关系重归和谐。
下一步,耿城司法所将持续总结此次调解经验,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普法宣传、矛盾调处、法治引导中的桥梁作用,努力将各类纠纷化解在源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推动耿城镇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坚实的司法行政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