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JHU、杜克等32所美国名校被集体起诉,揭开一场ED早申的大起底
创始人
2025-08-18 07:46:01
0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Alice 编丨 Luna

32所美国大学被诉

利用ED“操纵学费”

2025年8月8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地方法院迎来了一起事关全美高等教育界的重大集体诉讼。原告为4名现任和前任学生,分别来自卫斯理大学、瓦萨学院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他们状告 美国32所精英高校(包括藤校和顶尖文理学院),以及 3家与招生数据和申请平台相关的机构——COFHE、Common App和Scoir, 通过提ED提前录取制度合谋抬高学费、减少经济援助,涉嫌违反美国反垄断法

这也是近年来针对名校招生政策的第二起重大反垄断诉讼。

图源:The Washington Post

这32所被告高校几乎囊括了美国最知名的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包括宾大、哥大、布朗、康奈尔、达特茅斯、约翰霍普金斯、西北、芝大、杜克、莱斯、范德堡、埃默里、罗切斯特、圣路易斯华盛顿、阿默斯特、威廉姆斯、鲍登、巴纳德、布林莫尔、卡尔顿、哈弗福德、麦卡莱斯特、米德尔伯里、霍利奥克山、欧柏林、波莫纳、史密斯、斯沃斯莫尔、三一、瓦萨、韦尔斯利、维思。

ED(Early Decision)是美国大学的提前申请制度之一,具有绑定性,是最有约束力的录取,学生被录取后,要撤回其他学校的申请。

这场起诉的核心争议点在于 ED“法律约束力”的虚假性。文件引用了范德堡大学现任总法律顾问Ruby Shellaway在2006年的学术论文,明确指出 ED协议本质上是“基于荣誉的约定”,并无法律效力

而原告认为32所被告名校及相关招生平台,在ED招生阶段, 涉嫌存在系统性的联合作业,包括交换申请者的经济背景信息,并据此调整助学金与学费策略。

共享的信息包括申请人家庭的年收入、是否申请了经济援助、援助需求程度、甚至是父母是否为校友等。而这些数据的共享并非出于单纯的学术统计或招生研究,而是在招生过程中影响了录取与资助决策。

如果判断申请者支付能力较强,学校可能减少奖学金/助学金额度,甚至不给任何经济援助;如果学校年度招生目标已接近完成,一些学校可能在不直接涨标价学费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经济援助来提高实际收费。

原告的诉求也简单直接:

01

要求把在过去四年里,被这32所学校提前录取但没拿到助学金的所有学生都纳入进来,人数可能高达几万。

02

要求法院永久禁止这些学校再搞这种捆绑式的提前录取制度。

03

要求学校退还多收的学费,并对招生和助学金发放流程进行改革。

随着美本录取日趋激烈,早申已经成为了申请美本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场诉讼不仅揭开了美国高等教育招生领域的“潜规则”,更将教育公平与市场自由的争议推向风口浪尖。

ED提前录取的真相,

谁从中受益?

说到提前录取,大家都不陌生,大致可分四类:

ED

Early Decision,具有绑定性,是最有约束力的录取,学生被录取后,要撤回其他学校的申请。

EA

Early Action,非绑定性提前申请,学生可以提前申请、提前获知结果,但录取后并不要求立刻做出承诺,还能继续申请其他学校。

REA/SCEA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非绑定性,但通常限制学生不能同时向其他私立院校递交提前申请。

采用REA和SCEA的高校

图源:Ivy Coach

这次诉讼中的 一个关键争议点,就是虽然ED法律上没有强制力,但学校总把ED说成是“铁板钉钉的承诺”,在心理和制度上给学生套上枷锁。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前收到录取,避免常规轮更激烈的竞争;如果被录取,学生必须撤回其他申请并接受学校提供的经济援助方案。 与此同时,学校却可以随时撤回录取或更改学费,无需承担责任。

早申ED录取率远高于常规申请RD

图源:Ivy Coach

从高校角度看,ED制度几乎是缓解财政压力和保证招生双赢的工具。

01

提高录取率和入学率,优化排名

大学排名的一大指标是录取率(admission rate)和入学率(yield rate)。

通过ED,学校可以筛选出一批铁杆生源, 这些学生几乎不会反悔,可以保证学校在当年的入学率,因而能够提高学校排名和声望

02

提前锁定生源,稳定财政

开设ED轮次的学校 多为highly selective、高学费精英高校

IHEP的一份报告指出,近三分之一的精英院校向申请者提供提前决定或提前行动。提前录取在这类学校中更常见,它们往往录取率最低、学生标化成绩最高。

43%的精英公立院校设有EA/ED项目,而非精英公立院校仅有8%提供类似选项。

图源:IHEP

精英大学虽然财力雄厚,但是近年来财政吃紧,尤其是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对精英高校的联邦经费大幅削减,使得这些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不得不通过裁员、缩减预算来维持运转,科研投入也受到明显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ED也成为了稳定现金流的关键工具之一, 它让学校能够在常规录取之前提前锁定生源,确保下一学年的学费收入

03

锁定富裕学生群体

高录取率,但很少提供奖学金,并且议价空间小,这样的ED对富裕家庭更友好。

乔治城大学招生主任曾坦言:“ED本质上是一种‘程序化’的助学金配给方式,你完全不需要在助学金包上竞争。”

这种做法彻底剥夺了学生的议价权,迫使其接受更高的学费和更少的助学金。 这种不对等的约定,还通过大学间的“默契协议”被进一步强化。

因此,ED在无形中成为一种对高收入群体的隐性优惠。

其实,大学垄断、抬学费、降补助相关的官司不是头一回了。

2022年就有“568校长集团”官司,17所大学被指控在助学金政策上搞串通,减少对学生的经济援助,让富裕学生受益。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花3亿多美元和解了,只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所学校仍未和解,可能面临20亿美元的天价赔偿。

图源:The Brown Daily Herald

2024年也有一起官司,40所精英大学被指控在决定助学金金额时考虑非监护父母收入,从而减少助学金。

这些历史案例说明了,精英高校在经济援助和招生政策上存在长期的反竞争争议,而 ED 制度正是当前最核心的争议点之一。

这一次,诉讼不仅关注学费和助学金,更在挑战整个招生结构和教育公平性。

录取难、奖学金少……

国际生堪称录取中的“待宰羔羊”

对国际生来说,美本申请是教育目标、经济压力、申请策略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博弈”。

对美国本土学生而言,如果对顶尖名校没有执念, 他们可以选择经济更低的社区学院、申请多种奖学金,或通过其他方式降低学费压力。

除了学校本身提供的need-based aid(基于经济需求的资助)和merit-based scholarship(基于成绩或特长的奖学金),他们还可以申请来自州政府、联邦政府、非营利组织乃至企业赞助的奖学金。

而且这些奖学金往往优先照顾本土学生。

对于国际生来说,情况大不相同。

国际生几乎不享受美国联邦或州政府的资助,能申请的奖学金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像

即便部分顶尖私立学校对国际生开放need-based aid,也极为稀少和激烈。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只能依靠自费完成学业。

学校为国际生提供的经济援助

图源:U.S.News

因此对国际生来说,ED录取可能是一个甜蜜的负担,它提供了更高的录取机会,但代价是高学费和绑定性,一旦录取就必须入学,无法比较不同学校的助学金方案。

学校可能还会通过削减经济援助,变相提高学费。

除了学费,ED也使得后续常规轮可用名额更少,常规轮录取率明显下降。申请竞争更加激烈。

另外, ED引发的“诚信问题”也不容忽视

近年来,留学圈屡次出现“撕 offer”事件。部分学生在ED录取后,仍然偷偷申请其他学校,一旦获得更理想的offer,便违反承诺,放弃原先的ED学校。

虽然这种行为在总体上是少数,但影响却非常负面。

因为美国大学之间信息共享,有的学生会被大学撤回offer,而更多情况是事后被发现,导致同校的学弟学妹录取受到影响。可谓是“前人乘凉,后人遭殃”。

ED以外,消费降级下的留学策略,

还有什么?

关于这起集体诉讼,目前,多数被告学校没有给予明确的回应。布朗大学负责传播的高级副总裁称,该投诉毫无根据,学校“准备进行强有力的辩护以澄清事实”。

此前不少案子,都以大学付钱和解告结。这个案子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外滩君会和大家一起关注。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无论是大学,还是家庭,都对钱更敏感了。加入经济成本这个考量因素后,大学申请的策略也变得更加复杂。

“学校好、申请难度小、学费少”这个“申请不可能三角”下,很多家庭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有的还是坚定参加ED,使用更加灵活的申请策略。

优势有二: 一,有ED的大学大多属于排名靠前的名校,二,ED录取率远高于常规录取。对于顶尖精英学校,ED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入场券。

当然,这需要学生有明确首选的学校,而且奖学金和助学金会很难申请。要么学校资金充裕,愿意给更多优秀学生补助,要么学校为了达到招生目标,自愿在学费上让利一部分。否则,基本需要自费。

很多时候, 家庭也会选择“申请组合包”,来应对不同的情况,比如ED + RD 、 ED + EA + RD。

有的则干脆放弃了ED,转向了没有强制绑定的Early Action(EA)或是选择公立学校等其他学校。

EA同样可以更早知道录取结果,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去或者不去,也有机会申请其他学校。 但相应的,竞争通常非常激烈,跟常规轮次没有太大差别。

比起只看学校排名,这两年也有越来越多家庭看重大学的性价比,不再非顶尖名校不可。在这个目标下, 诸多公立、州立大学进入了家庭的视线,这些学校很多也没有ED。

还有的家庭则积极寻求奖学金机会。

尽管国际生的资助机会少,但 也有不少对国际生开放,或是专门为国际生设计的奖学金/助学金计划。外滩君也整理了一份,可在文末领取。

总体来看,消费降级时代下的钱袋子压力迫使大学和家庭都在重新思考上大学这件事。

家长和学生在权衡录取率、经济压力和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正在形成新的申请策略。这次的起诉也是一个信号,尽管目前尚未有审理结果,但ED的“抢跑优势”、大学申请的格局可能在未来被重新定义。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遮羞布后,谁受益?谁受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Swatch陷“眯眯眼”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 实习生 方洋昕 本周时尚行业动态丰富,Swatch在视觉呈现上文化敏感度...
建立家访制度,既监督又关爱 话家常 问冷暖 讲廉政 安徽:建立家访制度 凝聚“单位+家庭”合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
原创 从...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被誉为“无汉之外戚,唐之...
《大连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 原标题: “小切口”立法护航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保护 赋能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连市通信基础设施建...
王一博起诉黑粉侵犯肖像权 天眼查App显示,8月15日,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向黄某公告送达王一博与其肖像权一案起诉状副本、应诉...
政策支撑动能接力 消费领域延续... 核心CPI同比上涨0.8%且涨幅连续三个月扩大,呈现出积极变化;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
“头雁”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答... ■再过两天,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即将迎来揭牌成立的六周年。六年来,这片试验田形成突破性制度创新典...
辩护律师要想办案顺利,关键在哪... 我有国内各地的律师好友,如果你要寻找外地律师合作,请加我微信(hzm5349),我帮你推荐;如果你想...
经济日报:贷款贴息政策重在协同... 近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这一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的重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