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下,上海与浙江两地边界又添一处暖心地标——“毗邻共治廊陈美景”沪浙平安边界工作站正式进入实体化试运行阶段。这个由党建牵线搭台、网格联动发力、两地携手共建的“连心站”,让曾经的省界壁垒逐渐消融,法治与平安的画卷在两地边界徐徐展开。
走进依托“明月山塘”景区打造的“法治集镇”,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新建的毗邻法治观察点、长三角毗邻区域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带及山塘法治加油站,让法治精神融入了集镇的每一个角落,也走进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
450平方米的沪浙平安边界工作站空间里,集聚着诸多“硬核”功能,两地的视频监控联了网,村民遇矛盾找“三所联动+毗邻合作”调解室,重大活动时警务指挥一键联通,连法律咨询、执法调度、市场监管等事项,让跨省办事、执法不再困难。
这个工作站的建成,为上海金山廊下镇与浙江平湖市广陈镇搭建起了政法领域沟通协调、工作联勤联动、信息互通互享的一体化实战平台。“如今,两镇在重点人群管控、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跨区域信访风险联防联控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风险预警、情况摸排、矛盾化解、人员管控的强大合力。”廊下镇平安办主任吴振华介绍道。
据了解,2024年7月,廊下镇与广陈镇联合发布“三治融合、毗邻共治”区域社会协同治理品牌,为跨区域联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平安边界工作站正是这一品牌的核心实体成果。
以往,“多个部门分头办”“两地部门各自干”的模式,让跨省事务办理效率大打折扣。如今,工作站打破了这种壁垒,实现了“一个平台共同干”“界河两岸共奋战”的协同治理新模式。通过深化党建引领的平安边界“十联”工作机制,工作站整合了两地群防群治队伍、法律顾问律师、司法行政及网格管理等资源,大家齐心协力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平安巡防、道口执勤等工作。
同时,依托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工作站在河道治理、生态保护、助力文旅发展、村民自律等领域积极开展民主自治创新。“自工作站运行以来,我们联合浙江省广陈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开展针对沪浙毗邻渣土违规运输行为的专项行动,有效破解渣土车跨域乱倒偷倒的难题。”廊下镇综合执法队队长彭雅文表示。
“这个项目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两地社会治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融合。”廊下镇平安办主任吴振华坦言。自今年5月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工作站在试运行阶段已初步实现两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机制的顺畅运转,成功跨省办理13起事项,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彰显了跨省协同治理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