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这词儿,你以为是夸张?杭州这位小哥可是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花了4小时精细保洁的钱,本想下班回家迎接一个窗明几净的温馨小窝,结果一开门——嚯!好家伙!这打扫得也太“彻底”了吧?干净得跟刚交房的毛坯房似的! 电饭煲呢?空气炸锅呢?破壁机呢?锅碗瓢盆呢?连大米白油方便面,甚至电风扇都没给留下! 小哥当场懵圈:我是被“精细化保洁”了,还是被“精细化打劫”了?
报警一查,真相更让人血压飙升:干这“好事”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花钱请来的那位保洁阿姨!人家可没闲着,4小时工时,就干了一个多小时“本职工作”,剩下时间全在兢兢业业地……打包!对,你没听错,打包雇主家所有能搬走的东西! 自己搬不完?没关系,摇人!一个电话,同伙骑着小电驴就来了,俩人配合默契,把小哥家“薅”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堪称“年度最佳清仓(别人家仓)团队”!
东西被偷光,够惨了吧?更魔幻的在后面!警察介入后,这位“保洁界江洋大盗”倒是把部分赃物送到了物业(注意,是部分!)。按理说,该羞愧道歉了吧?嘿,人家偏不! 这位阿姨心理素质强到离谱,转头就开始了她的“骚操作”:狂打35个夺命连环call! 干嘛?理直气壮地讨!要!工!钱! 你没看错,她觉得自己“干活”了,这钱就该给!不给?人家还发短信威胁上了:“不给钱,死到你家!” 这操作,到底谁才是受害者啊?这阿姨怕不是“法外狂徒”转世?
网友们看完视频,评论区直接炸穿地心:
“看这熟练打包、淡定叫同伙、事后还敢威胁要钱的架势,绝对是惯犯!建议警察叔叔深挖老底!”
“东西送回来就完事了?怪不得她这么嚣张!法律是摆设吗?”
“平台审核是吃干饭的?这种人也能上岗?以后谁还敢找保洁?”
法律放大镜:这事儿,光生气没用,咱得用法律分析一下!这位阿姨的操作,可不是简单的“占小便宜”,她至少踩了两颗大雷,涉嫌犯罪!
1. 盗窃罪:这可不是“顺手牵羊”,是“开卡车来拉”!
法律依据:《刑法》第264条 写得明明白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是盗窃罪!
阿姨干了啥? 利用工作便利进入雇主家,在雇主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窃取),把人家所有值钱不值钱的日常用品(财物)全部打包带走(非法占有)。这性质,比普通小偷小摸恶劣多了!“搬家式盗窃”啊! 涉案金额(那么多电器、粮油、日用品加起来)绝对够得上“数额较大”甚至更高标准。
关键点: 别被忽悠了!东西送回来就没事了?大错特错! 法律上,盗窃罪在东西被成功搬离雇主家、被阿姨实际控制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既遂(完成了)! 事后归还,顶多算是个“悔罪表现”,法官判刑时可能稍微考虑从轻一点,但罪名该成立还是成立,该坐牢还得坐牢! 这就好比,你抢了银行,被抓到后把钱还回去,银行能说“没事了,你走吧”?想得美!所以网友质疑“送回来就没事”是很有道理的,法律不会这么“和稀泥”。
2. 威胁人身安全:讨薪?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阿姨干了啥? 在已经实施了严重盗窃行为后,不仅毫无悔意,反而疯狂拨打35个电话索要本就不该得的“工钱”。 更恶劣的是,她直接发短信威胁“死到你家”!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讨薪”了,这是利用恐吓、威胁的手段(死亡威胁),企图非法获取财物(工钱)!
这性质有多严重? 即使最后没真的拿到钱,或者没真去“死到你家”,只要她发出了这种足以让人产生恐惧的威胁,并且目的是要钱,就已经涉嫌违法!够治安拘留罚款了!
3. 小哥能怎么办?不只是追回东西那么简单!
刑事报案,必须的! 小哥已经报警了,这是最正确的第一步。一定要坚持追究阿姨的刑事责任(盗窃罪,以及可能的敲诈勒索行为)。 把监控记录(希望有!)、阿姨威胁的短信记录、通话记录、被盗物品清单(尽可能详细,包括购买凭证或价值证明)等所有证据,都提供给警方。别被“东西还了”的说法糊弄过去!
民事索赔: 除了刑事责任,小哥还能起诉阿姨要求民事赔偿! 赔偿啥?被盗物品的损失(万一有东西没还,或者还回来坏了)、因为这事耽误工作产生的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等。法院判了阿姨有罪的话,附带民事赔偿会更容易。
找平台算账! 平台作为中介,把这种“神偷”阿姨介绍给用户,责任跑不掉! 小哥可以:
要求平台全额退还服务费(商家已退,这点还行)。
要求平台赔偿损失! 根据《电子商务法》等规定,平台对入驻的服务提供者(保洁阿姨)有审核义务。平台如果审核不严,让有劣迹(甚至可能是惯犯)的人接单,导致用户损失,平台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阿姨赔不起,小哥可以找平台要一部分钱。
投诉、举报平台! 向消协、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平台审核不严、管理失职。倒逼平台加强审核,比如引入更严格的身份背景核查、建立服务者信用黑名单等。
杭州小哥的遭遇,真是离了大谱,但也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一个“保洁”身份,竟成了入室盗窃的完美掩护?事后还能如此嚣张讨薪加威胁?这不仅是对个人财产安全的巨大威胁,更是对法律尊严和社会诚信的赤裸挑衅!
法律不是棉花糖! 对于这种“搬家式”盗窃和死亡威胁,必须依法严惩,绝不能因为“东西(部分)送还”就轻轻放过。平台的责任也必须压实! 不能光顾着抽成赚钱,把“炸弹”一样的服务者推给用户就撒手不管。
读者朋友们,此事你怎么看,觉得小哥应当怎么办呢?欢迎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