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名为“假装上班公司”的企业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
▲微博截图据潮新闻报道,这家“假装上班无限公司”的机构,提供“朝九晚五”的付费上班服务,每天收费30元。
这家公司的老板陈英健介绍,这家公司的灵感来源于公司的“一号员工”小储。当时,刚毕业不久的小储还没有找到工作,便想要尝试自己创业,他想起了快毕业时,在学校里和同学开的玩笑。“现在工作不好找,要么我们毕业后开个‘假装上班公司’吧,专门收容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让他们来付费上班。”他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就制作了商业计划书。
“恰巧我手头也有一些办公场地,平常都是空着的,刚好可以拿出来做点事。”陈英健说,他和小储一拍即合,这个“假装上班无限公司”很快就搞起来了。
两个多月来已有三四十人前来“上班”,来这里“假装”上班的人只有少数是确实不想工作的,“过来拍个照片发给家里人看一下就走了,给了我们50元。”其他多为暂时没找到工作或需要办公场地的人。
有网友认为,去“假装上班公司”,经济实惠,非常方便。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去这里不如去图书馆”。
▲网友评论
此前报道
据荔枝新闻此前报道,记者探访发现,一些写字楼的空闲办公室已经变身成“假装上班公司”,事实上更像是“共享办公室”。不仅是写字楼里的工作室,有些画室、咖啡店,也蹭着热度,纷纷发布带有“假装上班公司”话题的帖子。
记者注意到,自去年12月起,全国多地注册有“假装上班公司”,甚至还有部分商家宣称可以提供“代缴社保”“伪造实习证明”“制造工资流水”等服务。国是直通车也在报道中指出,“该行业已出现异化倾向”。
▲来源:荔枝新闻
爱企查App也显示,已有多家公司以“假装上班”命名,包括假装上班(杭州)互联网有限公司、假装上班(济南市)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假装上班(济南)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目前大多为开业状态,其中假装上班(济南市)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假装上班(济南)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于今年成立。
律师提醒:“假装上班”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邱跃指出,此类行为涉嫌伪造劳动关系、骗保及提供虚假证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同时提醒求职者,切勿因“隐瞒失业”而参与伪造文件,一旦被用人单位查实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旭进一步提醒:作为“假装上班公司”,应考虑如何有效进行人员管理,避免非法经营或者被利用从事非法活动。
作为“假装上班者”,应当避免被洗脑或被动参与有关违法犯罪行为,并保护好个人隐私。
来源:潮新闻 中国青年报 荔枝新闻 北京日报 爱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