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就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发布了多项指引文件,同时鼓励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于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联系香港金管局,让香港金管局可传达监管期望并适当提供反馈。
受消息面刺激,稳定币概念再度抬升。作为全球较早官方介入稳定币市场的地区,香港稳定币牌照“争夺”也将进入关键期。
首批牌照仅有个位数,
多家内地企业蓄势待发
此前,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发文表示,考虑到稳定币是相对新兴的产物、发行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对用户的保障,以及市场的承载力和长远发展,发牌设有相当高的门槛,预期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牌照。
他还提到,获发牌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以稳健和可持续的方式运营业务,也需要与市场参与者建立信任,以使其稳定币受到认可。至今,已经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香港金管局团队,有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属于初步探路性质。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内地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机构多集中于银行、券商和互联网公司。
今年颇为活跃的京东,已在稳定币领域先行一步。2024年3月,香港金管局宣布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以测试稳定币发行人的业务流程,评估他们如何合规和可持续地在香港开展稳定币业务。同年7月18日,三家参与“沙盒”的机构名单公布,分别是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由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拟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电讯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团队。
不过,余伟文也表示,即使是进入“沙盒”的机构,也并不意味着会在牌照发放上获得优势,但市场普遍认为这三家机构的竞争力更高。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国际也将进军香港稳定币领域。
6月13日,A股上市公司小商品城回复投资者提问表示,公司运营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场,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拥有海量、高频的跨境商贸结算场景。公司欢迎并支持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框架上的积极进展,公司旗下跨境支付平台“义支付”将持续关注相关法规进程,并将在法规明确、路径畅通后,积极评估并尽快提交相关申请。
OKX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伟向大河财立方记者分析,总体来看,拥有强大渠道分发能力,具有合规通道、创新业务能力是企业成功的条件。
例如互联网科技巨头凭借其庞大的支付网络、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储备以及直接的C端触达能力,在稳定币应用场景分发方面占据明显优势,成功概率最高;传统金融机构如汇丰、渣打等银行在合规风控和跨境清算网络方面经验丰富,但主要面向机构客户而缺乏C端生态,其发展可能更多依赖政策支持而非市场驱动;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在业务灵活性上表现突出,能够快速适应监管变化并专注细分市场创新,但由于资源有限且面临高昂的合规成本,在牌照竞争中处于弱势,很可能需要依附于巨头生态才能获得发展空间。
稳定币的生意经:
龙头企业人均年赚8000万美元
近年来,稳定币正深刻改变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
西南证券研报分析,因其跨境支付的高效性、低成本和部分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以及在新兴市场被用作避险工具,稳定币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9年底至2025年6月,稳定币市场规模激增超4000%。
作为一种加密货币,稳定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价值的稳定性。以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稳定币——泰达币(USDT)为例,自其成立以来,始终维持与美元1:1的汇率,跟踪误差微乎其微,并在官网定期公布公司资产储备,保障流动性安全,防止挤兑风险。
而1:1的稳定兑换,则让稳定币发行人拥有了近乎“零成本收息”的商业模式。
泰达币(USDT)母公司Tether的CEO表示,2024年公司创造了约137亿美元的净利润;而根据公开消息,Tether公司仅有165名员工,人均创造净利润高达8300万美元,超各类科技、金融、互联网巨头数十倍。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Tether公司总资产为1492.75亿美元,总负债为1436.83亿美元,净资产达到55.92亿美元。在资产储备中,公司有81.49%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其他短期存款,而其中又有80.99%为一年期以内的美国国库券。
泰达币的规模不断净增,也助推Tether公司成为美国国债大户,其在2024年的买入量甚至仅次于全球6个地区和国家,可谓“富可敌国”。
2025年,6月5日,全球另一大稳定币巨头Circle公司登陆纽交所,首日最高上涨超200%,盘中一度触发美股熔断机制。
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快步走
自2022年起,香港金管局便着手布局稳定币的相关工作。
2022年,香港金管局发布《加密资产与稳定币论题文件》,首次就稳定币及其监管框架展开公开讨论,征求业界与公众意见。
2023年1月,香港金管局发布咨询结论,正式建议将稳定币相关活动纳入监管范围,并提出大致监管方向。
2024年7月18日,三家参与“沙盒”的机构名单公布。
2025年5月2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以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7月23日,余伟文以“行稳致远的稳定币”为题发文表示,稳定币作为新兴的支付工具,并通过监管而逐渐进入传统金融体系,有积极的意义,公众对它的功能和发展前景感兴趣并有所期待很正常。但是,我们有必要防范市场和舆论过度炒作。
稳定币正向合规方向演进
正如余伟文所言,稳定币也存在不确定性。稳定币是新兴产物,保障其合规化,是各国家和地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重任。
由于其底层资产与美元挂钩,稳定币高度受制于美元的表现。以前述两家巨头公司为例,一旦美联储降息导致市场利率波动,将会大幅影响公司持有国债收益,进而导致利润的下滑。公司经营一旦殃及资产储备,则会进一步导致稳定币出现流动性风险。
赵伟认为,长期来看,Tether公司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难以持续,特别是在香港市场更不具备可复制性。香港市场明确禁止稳定币发行商支付利息,要求储备金必须保持高流动性,这些规定都会使Tether公司原有的套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可能优先扶持本地合规稳定币项目,加上Circle公司等竞争对手的崛起,Tether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具挑战性。暴利时代终将结束,行业将转向更透明、更规范的运营模式。
2022年,算法稳定币TerraUSD崩盘,巨额资产瞬间缩水,给全球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赵伟表示,稳定币的跨境流动特性可能被用于规避国际制裁和洗钱活动。市场层面也存在操纵和炒作的风险,部分企业可能借牌照预期进行概念炒作,而诈骗平台利用稳定币实施的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
在2025国际货币论坛上,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从国家经济战略角度而言,美国通过将稳定币与美元捆绑,推进全球去中心化金融市场的美元化,以谋求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货币金融霸权,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他认为,《香港稳定币条例》体现了香港金融监管的审慎原则。香港作为连接全球与中国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若仅将香港稳定币作为连接香港与全球的支付工具,市场规模显然有限;但如果将其作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的支付工具,则前景广阔。可考虑在香港稳定币满足发行人相关条件及支付场景要求的前提下,放宽其境内市场准入。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