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要不是你们这么尽心尽力,我这工伤赔偿款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手里攥着和解协议,董某脸上满是激动与感激。这起因企业拒不支付工伤待遇引发的劳动纠纷,在办案法官的积极协调与有力推动下,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
2024年11月1日,董某在井下作业时突发意外,风镐的重击让他右脚趾开放性骨折、甲根断裂、甲床严重损伤。术后的康复期里,他拖着不便的伤脚多次与企业协商工伤赔偿,换来的却是冷漠拒绝。对于一个靠体力谋生的劳动者而言,停工的痛苦与维权的无助,像两块巨石压在心头。
收到案卷后,办案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深入了解双方诉求与争议焦点。考虑到原告的特殊情况,主动通过电话与原告沟通,耐心倾听其诉求,让身处康复期的原告感受到司法温暖。同时,法官依法传唤被告公司代表至法院,围绕案件事实,向其详细阐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其正视问题,积极履行给付义务,从根本上减少双方诉累。
一次又一次的电话沟通,一遍又一遍的法理阐释。法官没有止步于“坐堂问案”,而是化身矛盾化解的“催化剂”,既让劳动者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也让企业认清了法律的威严。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董某拿到了应得的赔偿。
“小”案件连着“大”民生。下一步,磐石法院将继续践行“如我在诉”理念,聚焦工伤、劳资等民生纠纷,以主动沟通、释法明理的扎实举措,用心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司法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上一篇:哪些政策是对起酥油进口有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