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双量进阶计划:泰方确认使用集束弹药,泰柬两国边境地区再度交火
近期,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地区再次响起炮火,东南亚原本相对平静的局势被撕裂,一场愈演愈烈的冲突似乎在所难免。由于局势紧张不断升级,国际社会多国纷纷表示担忧,而中国则表现出积极的外交斡旋意愿。中国外交部迅速发声,呼吁双方必须冷静处理当前局势,立即停火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并向东盟展示了推动多边对话的平台构建的努力。
然而,在这一关头,流亡海外的泰国前总理他信却迅速作出反应,对国际社会的关切置若罔闻。他明确提到,尽管各国对战事的关注不容忽视,但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外界的斡旋建议,并大胆宣称:“让泰军方教训一下狡猾的洪森!” 他的言论表露无遗地支持了泰军的军事行动加大力度,令人深感担忧。
对此,柬埔寨总理洪森立刻作出了强烈回应,他警告称“如果泰国对柬埔寨发动报复战争,付出痛苦的将是两国的人民!” 这一警告无疑表达了他的焦虑和对局势进一步升级的预警。同时,面对泰国军方的显然决心,柬方亦急忙向联合国寻求公道,提出的核心要求只有一个:立即停火。这一请求紧迫而直接,针对冲突一触即发的态势,柬埔寨非常清楚,面对泰国的庞大军事力量,自己一方势必处于劣势。
联合国安理会也因此召开了闭门会议进行商讨。会后,安理会的成员国一如既往地提出,双方都应展现克制,尽快通过外交方式来解决争端。然而,尽管多方呼吁停火,泰国似乎依然我行我素,拒绝聆听外界的劝告。虽然中国的呼吁被柬方认可,却在泰国的决策圈中显得无关紧要。
那么,泰国为何不听劝告呢?原因在于,泰国当前更渴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军方心中盘算着三个因素:首先,一些泰国军队已派出重兵,意图彻底控制那片有争议的边境土地,以期来个“一劳永逸”,重振军力;其次,军方须给国内舆论一个强硬的回应,以弥补6月份“通话门”事件所造成的政治声誉损害;最后,泰国要求柬埔寨先行停火,其实是希望在后续谈判中逼迫柬方妥协。
因此,尽管听到中国对“停火止战”的呼吁,泰国的鹰派人士仍愈发坚定,他们认为“军事窗口期稍纵即逝”,于是选择加速战局,决定在军事行动中使用集束弹药。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泰国军方在25日首次确认使用集束弹药进行攻击,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其一,这种武器对军事目标的打击效率极高,火力覆盖范围大;其二,泰国没有签署《集束弹药公约》,因此不受其制约。军方强调,行动“符合相称性原则”,仅攻击军事目标,而不会造成像地雷那样的持久伤害。
对此,柬埔寨的排雷管理局明确表示:这种行为是“直接且无差别”的威胁,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柬埔寨是全球地雷和未爆弹危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泰国向边境投放集束弹药,无疑是在柬埔寨昔日伤痕上撒盐,还埋下了新的死亡陷阱。
诚然,无论是他信口中的“教训”,还是洪森的警告“苦果”,最终承受代价的往往是那些无辜的生命。泰国目前因为短期的政治考量导致的“没打够”,但长期的冲突必将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反噬影响。如果双方能够回到谈判桌前握手言和,化解当前的紧张局势,才是对两国人民最好的选择和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