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人类驾驶员的法律主体不容置换
创始人
2025-07-25 15:06:37
0

日前,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这为智能汽车发展划定了不可逾越的安全边界。既是对技术现状的科学判断,更是对道路安全底线的坚决守护。

实事求是地说,当下的“智驾”系统局限性还是较大的,且是当前技术能力难以逾越的。暴雨中模糊的车道线、黄昏时分横穿马路的行人、道路上的临时警示标识,都是当前“智驾”系统的认知瓶颈。在完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自动驾驶系统可能因错误地识别前方障碍物而采取危险的驾驶行为。这提醒我们,在人类驾驶员的监督责任与智能系统的能力边界之间,容不得丝毫模糊空间,法律主体更不容置换。《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人对车辆操作负有直接责任。

在追寻“自动驾驶”的过程中,伦理问题是数字决策中无法回避的“生命不等式”。一方面,人类社会模糊的价值判断难以转化为精确的算法语言。另一方面,算法参数拟制过程不透明,形成“技术黑箱”,极易僭越伦理。例如,突发灾害中人类可能作出的舍己抉择,是算法无法复刻的“人道变量”。随着搭载 “智驾”系统的车辆不断增多,一些算法设定将越来越带有“普遍性”与“强制性”,可能消解传统伦理准则,导致新型“道路特权”。

探索破局之道,是为技术发展牢牢系紧的“安全索”。一是完善立法框架,制定智能驾驶系统应用规范。例如:方向盘设置醒目“辅助驾驶、需全程监控”警示标识;强制系统在特定时间内提示人工接管;等等。二是建立透明监管机制。建立国家智能驾驶数据平台实施算法备案制度,要求车企对弱势道路群体保护等核心决策逻辑公开说明,对雨雾天气、夜间场景下的系统可靠性定期公布数据。三是强化责任落实。驾考新增人机协同操作规范科目,对脱手驾驶行为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方向盘配置感应系统15秒无接触即启动声光警报。四是创设伦理准则。制定自动驾驶道德评估体系,将“生命平等”“儿童优先”等准则转化为技术研发的刚性约束。

技术创新必须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原则。牢牢把握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让每一次算法迭代都成为守护安全的基石,这是智能驾驶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庄严的承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教授被指学术造假,侵占国家... 据现代快报报道,近日,有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向记者反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某涉嫌学术...
徐汇区律师行业团委成立!凝聚青... 为持续推进新兴领域团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强化对青年律师的政治引领与团结凝聚,区司法局团委坚持党建带...
因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因赛集团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山西长治“狗咬人”引发“反杀案... 每经编辑|陈柯名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13日9时,申红良涉嫌故意伤害案在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特朗普政府“... 新华社纽约11月18日电(记者杨士龙)今年重返白宫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进一步坚定其“调兵治安”主张,...
因劳动合同纠纷,徐佳汇起诉*S...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徐佳汇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劳动合同纠纷”,原告为徐佳汇,被告为上海贵酒...
因劳动争议,杜大海起诉松原安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杜大海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劳动争议”,原告为杜大海,被告为浙江松原汽车...
因股权转让纠纷,锦宸集团有限公...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锦宸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股权转让纠纷”,原告为锦宸集团有限...
最小是00后!徐州这5人,构成... 近日 江苏交警曝光 2025年10月 江苏省终生禁驾人员信息表 全省共计33人 被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