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丨制度与温度,是公共治理这枚硬币的两面
创始人
2025-07-19 06:45:32
0

近日,几起事件在舆论场中激起涟漪:高铁因线路故障滞留轨道,车厢玻璃在乘客“胸闷”呼声中被应急锤砸碎;有乘客在机场摆渡车上反映闷热要求开门,另一名乘客使用应急锤破窗并自行开启车门应急阀打开车门;接到求助电话之后,环卫工人四小时翻检八吨垃圾寻回一块儿童手表……

这些事件表面是应急处置问题,实则揭示了当代社会公共治理的核心命题——如何在众生喧哗中勘定制度与温度、规则与人情的边界,在呼吁制度要对个体抱有温情的同时,重申个体也需要对制度保持敬畏。

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在价值维度上,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伦理。无数事实证明,时刻把“人”放在心上、努力提高为“人”的服务质量,好的制度是有温度的。而有温度的制度才能让治理变得科学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突破规则变得越来越常见。一些个体行为常以“弱势”作为护身符,获得规则之外的豁免与同情。而网络舆情也往往会站在个体一边,将“生命至上”与“规则至上”“制度至上”相对立。这看似“人性化”,实则可能引发“破窗效应”。

事实上,之所以有必要重申尊重规则、敬畏制度,恰恰因为规则与制度是公共秩序的基石,其最终目的在于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与生命安全。在高速行驶的列车、频繁起降的机场这类精密运转的公共系统之中,一扇窗的破碎绝不只是物品损坏之类的“小事”,而是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危机的隐患;环卫工人耗费四小时在垃圾堆中的翻找,表面是“急人所急”的温情,背后却是公共资源被随意征用的无奈现实。当公共服务被私人需求无限摊薄,最终只会让公共服务的根基日益脆弱。

由此可见,敬畏制度的背后,正是敬畏生命,而绝不是像网上某些声音所说,是缺乏独立思考的盲从。

当然,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强调制度是公共安全骨骼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温度是流淌其间的血液。制度的优化需要摈弃简单的制度工具理性,倡导制度价值论。在操作维度上,则需要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建立分级分类的处置标准,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以更科学的治理彰显人文温度。

比如,我们现在往往是有应急设施但缺乏应急措施。到底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应急设施?应急标准是否能够量化?具体到列车、机场摆渡车这样不能随意进出的密闭空间,类似“我不舒服”这样纯属个人化的感受,自然不应作为采取应急手段的唯一标准,但是否可以引入触发机制,设定包括温度、湿度、滞留时长等维度在内的应急启动阈值,使当前的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及,一旦破窗,后续的安保手段如何跟上,也应在规则与制度考虑的范围之内。

再比如,公共服务领域是否应该有清淅的权责界定与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类似寻找失物这样的诉求,失主支付小额保费即可覆盖寻物成本,从而避免公共资源的无限透支。

公共治理的永恒命题,是在个体诉求与公共规则之间寻求平衡。在此意义上,制度与温度绝非二元对立,而是公共治理这枚硬币的两面。当规则被敬畏,公共空间才有安全的框架;当温度被制度所涵养,人性关怀才有可持续的依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仍然处... 11月19日晚间,闻泰科技公告称,虽然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
华发股份(600325)披露诉... 截至2025年11月19日收盘,华发股份(600325)报收于4.7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45%...
证监会最新明确,逐步完善可持续... 最新明确。 证监会上市司副司长张艳近日在参加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交流会时表示,MSCI中国A股...
《住房租赁条例》施行两月,如何... 住房租赁,事关万千租客安居。今年9月15日起,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住房租赁条例》施行,为...
“这就是行业潜规则,怎么就成犯... 保险从业人员宋某 以承诺“高额返佣”“保本付息”为诱饵 直接或通过仇某、季某发展18名投保人 共计虚...
欧盟法院驳回亚马逊诉讼 维持对...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19日电(记者张馨文 丁英华)欧盟常设法院19日宣布,驳回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
原创 中... G20峰会前夕,中方一句“无会见安排”让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陷入外交僵局。24小时内,日本自卫队高调展示...
湖南白银(002716)披露诉... 截至2025年11月19日收盘,湖南白银(002716)报收于6.3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76%...
因借款合同纠纷,杭州银行起诉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借款合同纠纷”,原告为杭州银行...
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公司! 据cnevpost报道,特斯拉已在中国对多家购车企业提起诉讼,要求其退还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因其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