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丨制度与温度,是公共治理这枚硬币的两面
创始人
2025-07-19 06:45:32
0

近日,几起事件在舆论场中激起涟漪:高铁因线路故障滞留轨道,车厢玻璃在乘客“胸闷”呼声中被应急锤砸碎;有乘客在机场摆渡车上反映闷热要求开门,另一名乘客使用应急锤破窗并自行开启车门应急阀打开车门;接到求助电话之后,环卫工人四小时翻检八吨垃圾寻回一块儿童手表……

这些事件表面是应急处置问题,实则揭示了当代社会公共治理的核心命题——如何在众生喧哗中勘定制度与温度、规则与人情的边界,在呼吁制度要对个体抱有温情的同时,重申个体也需要对制度保持敬畏。

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在价值维度上,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伦理。无数事实证明,时刻把“人”放在心上、努力提高为“人”的服务质量,好的制度是有温度的。而有温度的制度才能让治理变得科学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突破规则变得越来越常见。一些个体行为常以“弱势”作为护身符,获得规则之外的豁免与同情。而网络舆情也往往会站在个体一边,将“生命至上”与“规则至上”“制度至上”相对立。这看似“人性化”,实则可能引发“破窗效应”。

事实上,之所以有必要重申尊重规则、敬畏制度,恰恰因为规则与制度是公共秩序的基石,其最终目的在于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与生命安全。在高速行驶的列车、频繁起降的机场这类精密运转的公共系统之中,一扇窗的破碎绝不只是物品损坏之类的“小事”,而是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危机的隐患;环卫工人耗费四小时在垃圾堆中的翻找,表面是“急人所急”的温情,背后却是公共资源被随意征用的无奈现实。当公共服务被私人需求无限摊薄,最终只会让公共服务的根基日益脆弱。

由此可见,敬畏制度的背后,正是敬畏生命,而绝不是像网上某些声音所说,是缺乏独立思考的盲从。

当然,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强调制度是公共安全骨骼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温度是流淌其间的血液。制度的优化需要摈弃简单的制度工具理性,倡导制度价值论。在操作维度上,则需要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建立分级分类的处置标准,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以更科学的治理彰显人文温度。

比如,我们现在往往是有应急设施但缺乏应急措施。到底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应急设施?应急标准是否能够量化?具体到列车、机场摆渡车这样不能随意进出的密闭空间,类似“我不舒服”这样纯属个人化的感受,自然不应作为采取应急手段的唯一标准,但是否可以引入触发机制,设定包括温度、湿度、滞留时长等维度在内的应急启动阈值,使当前的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及,一旦破窗,后续的安保手段如何跟上,也应在规则与制度考虑的范围之内。

再比如,公共服务领域是否应该有清淅的权责界定与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类似寻找失物这样的诉求,失主支付小额保费即可覆盖寻物成本,从而避免公共资源的无限透支。

公共治理的永恒命题,是在个体诉求与公共规则之间寻求平衡。在此意义上,制度与温度绝非二元对立,而是公共治理这枚硬币的两面。当规则被敬畏,公共空间才有安全的框架;当温度被制度所涵养,人性关怀才有可持续的依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周蓬安:从爱泼斯坦到默多克:特朗普的“诉讼治国”如何绞杀媒体自由 《华尔街日报》7月17日报道称,2...
面对特朗普百亿索赔诉讼,《华尔... 综合法新社、美国“政客”新闻网消息,当地时间7月18日,《华尔街日报》所有方道琼斯公司就此前美国总统...
刑事诉讼监督正从“大水漫灌”式... “公司银行卡里的所有资金都被冻结了,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这样一封申诉信引起了江苏省某基层检察院...
【中国那些事儿】免签政策持续发... 中国日报网7月18日电 随着暑期的到来,入境旅游人数开始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被中国古老文化与...
甘肃成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政策... 今年以来,甘肃成县纸坊镇精准对接县内各类在建项目资源,将“双千惠民”工程(中药材晾晒场及其附属道路硬...
政策直达、供需对接!普陀这样助... 普陀区商品销售总额常年超2万亿元,规模居全市第二,而其中有色金属类占比高达75%。当前,普陀区正聚焦...
霍山县市场监管局召开特种设备相... 7月15日,霍山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六安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集中宣...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证研究 | 优化完善制度安排... 稳定健康发展资本市场,应推动有能力的上市公司持续较大规模回购股票。不过,上市公司持续较大规模回购股票...
前海法院:香港调解组织已成功调...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记者昨日从前海法院获悉,作为全国首批引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