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部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
创始人
2025-07-16 09:46:26
0

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 贺辉

当前,涉外法律服务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河南省着力构建与国家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地方涉外法治体系,打造中部特色,通过依法行政、法律服务和法治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职能的统筹互动,在制度创新、平台构建与政校协同育人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战略布局。

一、立足中部 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对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作出部署安排,持续推进涉外立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绩。

2024年全省进出口总值超8200亿元,涉外法律事务从2022年的47件、2023年的222件激增至2024年的809件。涉外企业对跨境维权等服务需求迫切,部分企业反映法律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难以精准匹配专业律师,企业与政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之间的跨行业合作较少,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同时,河南涉外律师工作起点低,虽然近年来取得较大进步,但知名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律师仍然偏少,相较于发达地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仍然存在体量小、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这暴露出涉外法律服务业在体系化、专业化层面的结构性短板。

打造中部涉外法治服务创新高地具有重大意义。从国家层面看,这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必然要求,是以法治手段应对国际规则博弈的关键举措;从区域发展视角看,这既是破解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合规陷阱、投资壁垒、知识产权围猎等现实困境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河南由交通枢纽向制度高地跃升的战略选择。唯有构建全链条专业服务体系,方能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在百年变局中塑造开放新优势。

二、因地制宜 进行涉外法律服务有益探索

河南省立足涉外法治实践需求,构建了“平台建设+制度创新+人才驱动”三位一体的涉外法律服务保障体系,为内陆省份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创新样本。

在平台建设方面,打造全国首个省级涉外法律服务中心。该中心整合涉外律师咨询、国际商事仲裁等八大核心功能,配套上线涉外法律服务网。这种“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既突破了地域限制,又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服务质量,为涉外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制度创新方面,出台河南本土关于内地与港澳律所联营的实施办法。河南已引入首批两家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累计完成跨境法律事务30余件。这种“引智入豫”的模式,不仅带来了国际先进法律服务经验,更在业务实践中培育了本土律师的涉外服务能力。河南没有停留在机构引进层面,而是通过政策赋能推动实质性业务开展,使联营所成为连接内陆与港澳的桥梁。

在人才战略方面,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河南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律师赴中国香港、新加坡培训,组织涉外律师在北京、广州跟班学习,构建起“国际视野+本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河南已建成803人的涉外律师人才库,并新聘涉外仲裁员172人。此外,郑州“1+7”法务区增设涉外法律服务模块,以智慧化手段为过境免签外国人提供即时法律服务,展现了法治保障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度融合。

河南探索实践表明,涉外法治建设需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内生动力,通过平台整合提升服务能级,通过人才战略夯实发展根基,河南正探索出一条内陆地区深化制度型开放的战略路径。

三、凝聚合力 政校协同赋能涉外人才培养

面对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短缺现实,河南走出了一条政校协同育人新路。2025年6月,河南省司法厅与郑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育人共同体,为中部地区涉外法治建设注入新动能。政校双方突破体制壁垒,为司法行政部门输送实务资源,为高校提供学术支撑,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既让课堂接轨涉外法律实务,又为实务导师参与教学搭建平台,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在实践环节,依托郑州大学法学院、郑州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的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智囊团。实务导师团队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智库研究紧扣涉外法治痛点,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设计,让人才培养与战略需求同频共振。

立足此框架,下一步的方案需要后期在平台搭建、运行、制度供给以及鼓励性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细化和执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河南方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设立涉外法治研究专项课题,鼓励师生与实务专家共同攻克实践难题,促进成果转化。打破体制壁垒,调动司法行政系统涉外实务专家深度、持续参与育人过程。制定并细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与反馈机制,确保培养成效。共同推动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涉外法治方向师生的培养与国际交流。

从全国首个省级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的破冰,到郑大国家级基地的落子;从内地港澳联营的跨境突破,到“司法行政部门+高校”的协同培育——河南正以法治创新为笔墨,在中原大地上奋力书写涉外法律服务的新篇章。一个立足中原、服务全国、联通国际的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正在形成,必将为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优质法治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本文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4年度规划项目“供应链安全背景下中俄数字贸易便利化机制研究”、郑州大学国家级横向项目“中央直属企业海外投资利益保护研究”“中央直属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资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1起教培合同纠纷一次性批量化... 本报讯 (记者柳姗姗 彭冰 通讯员谢铁铮)近日,记者从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执行指挥中心...
新闻8点见丨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收... 【时政】 外交部:如日方拒不撤回涉台错误言论,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9日在例行记者...
杜兰特20分申京28+11+7...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11月20日,2025-2026赛季NBA常规赛继续激战,其中客场作战的休斯...
中方回应“日方称不知磋商后有媒... 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日方称不知磋商后有媒体”一事进行回应:“中方没有安排媒体进行拍摄,...
吉林高新法院活用先行调解 员工... “没想到不用等冗长诉讼,拖欠两年多的工资就拿到了!”近日,拿到7.3万余元欠薪的郭师傅,向吉林高新法...
特朗普批准公布爱泼斯坦案档案;... 据总台记者消息,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案,批准公布爱泼斯坦案档案。 19日,美...
吉林举办外资企业政策培训会 助... 中新网吉林新闻11月19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商务厅19日在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举办全省外...
通辽市科左中旗:医保政策惠民生... 自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期启动以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医疗保障局以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为目标,一方面深化...
江西开展深化“金牌调解”品牌建...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品牌建设为引领,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近日,江西省司法厅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