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第一夫人就“性别案”改判提出上诉,坚持追究谣言散播者法律责任
创始人
2025-07-16 07:05:41
0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尚凯元】近日,围绕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的“性别”身份案件再度引发关注。7月10日,巴黎上诉法院宣判两名此前已被定罪的涉案人无罪。这一反转不仅令法国民众大跌眼镜,也令布丽吉特和其兄让-米歇尔十分不满。布丽吉特的律师14日表示,已就此事向法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坚持追究谣言散播者的法律责任。

据法国24小时新闻电视台14日报道,这场风波源于一则传播多年的阴谋论。自2017年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社交媒体上就开始流传“布丽吉特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由其兄让-米歇尔在性别转换后顶替身份”的谣言。起初,这一说法仅在小范围传播。然而2021年,一则时长超4小时的网络访谈视频将其系统化包装并再次传播后,布丽吉特为“变性人”的言论立即大范围扩散。

该视频由自称是“灵媒”的阿曼丁在其YouTube频道发布,她采访了“自学成才的独立记者”娜塔莎。二人在视频中通过对布丽吉特的体貌特征、眼神及家庭照片细节进行所谓分析,列举多项“证据”,并进一步散播“其子女并非亲生”的谣言,声称要揭露“国家级骗局”。此外,视频中甚至出现了有关恋童癖的暗示及其兄长的个人隐私信息。面对舆论压力,马克龙去年公开回应,直言“现在还有一些疯子仍在制造这类荒谬指控”,表达了对这一虚假言论的强烈反感。

在法律层面,案件审理过程曲折。巴黎初审法院于2024年9月裁定两名被告构成公共诽谤罪,要求二人向布丽吉特赔偿8000欧元精神损害金,向让-米歇尔赔偿5000欧元。然而,今年7月10日,巴黎上诉法院却对被告作出无罪判决。

法院声明,原告指控的18条具体言论多数不符合诽谤定义,其中唯一涉及“诱骗未成年人”的内容虽可能违法,但基于被告“出于善意”的辩护理由(被告并非出于恶意,其目的是追求社会真相),也不予追责。对此,不少网民评论称:“这不是鼓励造谣吗?以后是不是能随便编排总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湖北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需要... 你或许曾经 在面对就业、 留学等情况时 被要求出具一份 『无犯罪记录证明』 它是指 对申请人“有无刑...
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意见》的要求,高标准做好知识...
衡阳警方:“海汇国际”传销案重... 2025年7月16日,衡阳市公安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意见》的要求,高标准做好知识...
中广核技总法律顾问陈刚辞职 财中社7月16日电中广核技(000881)发布公告,公司总法律顾问陈刚辞职,辞职原因是工作调整。辞职...
景区拍照遭意外致十级伤残 责任...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景区广告牌倾倒砸伤游客的案件,法官释法明理巧调解,责任纠...
黑龙江出台21条政策措施 支持... 7月1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措施显示,为全面贯...
郑州自贸区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守护...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富晓 7月16日,郑州熊儿河畔,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
国内首案!内容被判定为AI生成... 人工智能内容监管领域出现标志性判例:某平台用户因发布内容被系统判定为“未标识的AI生成内容”,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