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升级浪潮席卷,中国企业正加速摆脱劳动密集型传统路径,向技术密集型领域跃迁,不断抢占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中研发与品牌的高附加值环节。这一转型态势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在视觉力控等感知系统、高自由度灵巧手、运动控制算法等软硬件核心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关键环节自主化水平持续提升。众多领军企业不再满足于制造环节,而是积极向“微笑曲线”两端,即高强度的自主研发与广阔的市场应用,快速突进,构筑技术护城河。
技术进阶必然伴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日前,国内3D视觉龙头奥比中光(688322.SH)公告,正式对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鉴科技”)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目前法院已立案受理。公告显示,奥比中光为2017XXXXXXXX.5号的中国发明专利所有权人,光鉴科技未经许可,长期实施侵害涉案专利权的行为,严重侵犯公司合法权益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
奥比中光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致力于让所有终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奥比中光累计申请专利共 1,868 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14 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四成,专利总量位列全球3D视觉感知领域前列。此次诉讼旨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权益,并推动建立良性的行业创新生态。
业内专家指出,当企业真正掌握源头核心技术并谋求在价值链高端卡位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成为维系创新动力和市场优势的生命线。奥比中光的举动,充分说明头部企业已从单纯的技术追赶,转向构建包含严密专利布局在内的综合竞争壁垒。这种以法律手段规范行业竞争的方式,正与当下倡导的“反内卷”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有助于引导行业将精力集中于原创性突破,而非陷入低水平重复竞争与同质化内耗的泥淖。
从低端制造到突破核心技术,从依赖引进到强调自主可控,中国企业向“微笑曲线”高地的攀登之路充满挑战。而日益增多的知识产权博弈,正是这场深刻转型中不可或缺的注脚,既彰显了创新实力的积累,也预示着未来产业竞争将更趋激烈与规范。
上一篇:河南监督落实高温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