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东莞市政协委员徐雅怡在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东莞人口负增长问题及对策建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近日做出详细回应,明确现阶段暂缓开展研究出台全民阶段性生育补贴政策,并通报社区托育服务建设进展。
财政压力致生育补贴政策研究暂缓
关于“出台生育支持政策研究出台全民阶段性生育补贴"的建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表示,经与市财政局研判,当前东莞经济回稳基础尚不牢固,2025年财政收入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年初预算难有明显增量。同时,刚性支出(如民生补助、机构运转)持续攀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科创制造强市等战略任务又带来新增资金需求,2025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剧。基于此,现阶段出台生育奖励政策、育儿补贴等政策条件不成熟,建议暂缓开展。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表示,将继续关注上级政策动态,深入调研,待条件成熟再探索,结合东莞实际落实。
针对"补贴社区建设普惠托育中心"的建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通报已取得实质进展:2024年7月10日,该局联合市妇儿工委办印发《东莞市社区托育点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引(试行)》,支持村(社区)建设嵌入式托育服务点。目前,东莞市横沥镇村尾村已建成稚美托育园,提供60个普惠托位;松山湖绿岛花园社区托育点完成招标,计划2025年下半年建成,2026年5月投入运营,为居民提供就近托育服务。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表示,接下来该局将结合全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社区托育点建设,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 同时该局将根据国家、省有关生育支持政策的工作部署, 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进一步完善市人口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生育补贴政策尽早实施。
东莞镇街社区积极探索生育补贴政策,补贴标准差异化
南都记者留意到,尽管市级政策暂缓,但东莞部分镇街已依托集体经济实力,率先推出生育奖励措施,形成多元支持体系。
2025年1月起,寮步镇富竹山村对股民家庭发放育儿补贴,每月每孩1000元(村集体与村民小组各负担500元),直至孩子3周岁。该政策覆盖一孩家庭,成为东莞首个明确补贴一孩的社区。随后,横沥镇新四黄塘村也宣布,2025年4月1日起,对初婚登记夫妻奖励1万元(凭结婚证领取),并对政策内生育并落户该村的小孩每孩奖励1万元。该方案打破孩次限制,覆盖一孩及以上家庭。
2025年6月1日起,万江街道新村社区则是从2025年6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推出一次性生育补助:二孩家庭补助1万元,三孩家庭补助2万元。补助对象须为新村户籍初婚夫妻,新生儿须在2025年6月1日后出生并首次入户该社区,且出生地限于中国大陆境内。
此外,大朗镇求富路社区对二孩家庭一次性奖励2万元,三孩家庭奖励3万元,并自2020年9月起向3-5周岁幼儿发放每月700元教育补贴(累计最高2.52万元)。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在0-5岁阶段可领取奖励及补贴总金额分别达4.52万元、5.52万元。长安镇厦边社区对生育二孩的户籍股东家庭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每月发放300元育儿补贴至孩子2周岁;三孩家庭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月发放500元至孩子3周岁。双胞胎或多胞胎家庭依孩次按二孩、三孩标准叠加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各镇街在政策设计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万江街道新村社区采取阶梯式补助,重点向二孩、三孩家庭倾斜;大朗镇求富路社区则构建了"生育+教育"的全周期补贴体系;长安镇厦边社区推出"长效补贴+高额奖励"组合政策,对多胞胎家庭还给予叠加奖励。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目前出台政策的社区均具备较强集体经济实力,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集体分红收益。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