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8:606,哈梅内伊被要求罢免,亲美派开始冒险,内奸被处以绞刑
创始人
2025-06-30 15:05:59
0

六月下旬,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街头气氛凝重。在宣布与以色列停火后的短短12天内,伊朗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间谍清洗”行动:逮捕了近700名被怀疑为以色列工作的“内鬼”,并缴获了约1万架无人机和各种情报收集器材。

25日,三名“内奸”被处以绞刑,他们涉嫌向伊朗境内走私用于暗杀高层官员的设备。这场清洗行动暴露了伊朗政权内部的深层危机——当权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表面停火难掩战争创伤。根据官方数据,这场为期12天的冲突造成了极其悬殊的伤亡:以色列28人死亡,而伊朗606人死亡,另有4746人受伤。这组28:606的数字背后,是现代战争能力的残酷对比。

以色列凭借先进的“铁穹”防御系统和精准情报网络,成功拦截了伊朗发射的500多枚导弹中的绝大部分。而伊朗的反击虽然猛烈,却收效甚微。

更令伊朗痛心的是精英人才的损失。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盖里以及近十位核科学家在以色列的“斩首行动”中丧生。这些关键人物的死亡直接影响了伊朗军方士气,也使该国的核计划被迫推迟数年。

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精准打击尤为致命。纳坦兹核电站和伊斯法罕离心机工厂遭袭后,伊朗的铀浓缩能力至少倒退三年。这些打击不仅暴露了伊朗防空系统的漏洞,也揭示了其技术实力的不足。

冲突刚结束,伊朗立即展开大规模反间谍行动,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以色列的情报网络已深度渗透伊朗权力机构。

在德黑兰郊区,伊朗安全部队甚至发现了一个由以色列运营的无人机制造工厂。更令人震惊的是,以色列袭击中使用的部分无人机正是从这个工厂起飞。这解释了为何伊朗在战争初期防御如此脆弱。

以色列的精准打击背后是精心布局的情报网络。据外媒披露,以色列的袭击已筹备了整整三年之久,在伊朗境内潜伏了大量卧底人员。这些人员利用无人机拍摄军事设施照片,为以色列提供关键情报。

伊朗前国防部副部长阿里-礼萨·阿克巴里的案件尤为触目惊心。他被证实为英国军情六处工作,向国外提供了包括核科学家行踪在内的核心机密。这种高层渗透让哈梅内伊政权感到极度不安。

为震慑潜在叛徒,伊朗采取极端手段。除逮捕700名嫌疑人外,伊朗在短短几天内对三名内奸执行绞刑,罪名是走私暗杀设备。这种高压手段虽能暂时稳定局势,却也暴露了政权的脆弱本质。

战争创伤未愈,伊朗政权内部暗流涌动。美国《大西洋月刊》爆料称,伊朗高层对哈梅内伊的不满情绪正在积聚。一群由商人、军政人物和高级神职人员组成的“亲美派”正密谋以合法程序罢免85岁的最高领袖。

这些反对力量将前总统鲁哈尼视为过渡领导人的理想人选。鲁哈尼在任期间曾与美国达成历史性的《伊核协议》,被视为开明的温和派。亲美派希望通过政权更迭,开启伊朗版“改革开放”,改善与西方关系。

流亡海外的反对势力也借机兴风作浪。前巴列维王朝王储雷扎发布视频讲话,鼓动伊朗军队和公务员反对哈梅内伊,宣称 “哈梅内伊政权正在崩溃,伊朗民族即将重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政权内部的裂痕。有消息称,部分伊朗军方人士与海湾国家军方保持密切联系,甚至寻求外部支持推动政权重组。这种内外合流的趋势正威胁着哈梅内伊的统治根基。

面对内外夹击,哈梅内伊果断采取强硬手段稳固权力。他近期处决一名以色列间谍,明显是杀鸡儆猴之举。同时,安全部队还逮捕了28名为以色列工作的间谍,并抓获2名在伊朗境内组装炸弹的摩萨德特工。

这些行动展示了哈梅内伊依然掌握着强力机关。自1989年担任最高领袖以来,哈梅内伊通过36年经营,建立了一套稳固的权力体系。他直接掌控革命卫队、司法系统和媒体,这些都是伊朗政权的核心支柱。

宪法赋予哈梅内伊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根据伊朗宪法,只有专家会议有权罢免最高领袖,但这个由86名神职人员组成的机构自1979年成立以来从未行使过此项权力。更重要的是,专家会议成员多为哈梅内伊支持者。

亲美派在伊朗缺乏广泛社会基础。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反美情绪一直是伊朗社会主流。即使是改革派,也仅主张与西方有限接触,而非全面倒向美国。街头巷尾“美国去死”的口号随处可见,亲美派难有作为空间。

讽刺的是,以色列的袭击客观上加强了哈梅内伊的地位。当以色列扬言要对哈梅内伊进行“斩首”时,他公开露面发表讲话,直接反击了以色列的谣言,反而激发伊朗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伊以冲突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重塑中东格局。伊朗突然宣布停火,让其中东盟友感到被“背刺”。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曾第一时间力挺伊朗,甚至不惜撕毁与美协议。

停火后,以色列可能腾出手来对付这些组织,而伊朗是否会履行盟友义务成为未知数。这种信任危机可能削弱伊朗多年经营的“抵抗轴心”。

伊朗“投降派”代表沙姆哈尼的死亡加剧了政权内部的思想转变。作为哈梅内伊的重要顾问,沙姆哈尼在轰炸中遇难。他的死亡向亲美派发出警示:向美以妥协未必是出路。

以色列摧毁伊朗核设施的行动还产生了一个意外效果——搅黄了即将重启的美伊核谈判。对以色列而言,这无疑是一箭双雕的战略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筑牢健康防线,苏州姑苏卫监开展... 为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管效能,精准防范空气传播性疾病传播风险,保障辖区群众身体健...
用户举报“Boss直聘”涉高风... 近日,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接到用户投诉,用户投诉“BOSS直聘”存在高风险招聘问题且账号无...
【医院动态】南部中医医院开展“... 看南部网推荐百家号 获取精彩独家资讯! 巡城军壹号公众号 正文 近日,南部县中医医院积极响应县退役...
万达信息近12月诉讼仲裁累计涉... 11月21日,万达信息(300168)发布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
苏州银行金融借款纠纷案一审胜诉... 11月21日,苏州银行(002966)发布公告,关于原告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起诉杭州汉康...
原创 日...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某些国家的动态往往能激发全球的关注与警惕。最近,日本政府的最新军事政...
原创 德...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法治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近日,德城区团委邀请区青联法律界别委员...
员工偷公司钢笔150多支,价值... 本文转自【浙江法治报】; 一些职场人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从公司顺走一两件物品大概率不会被发现。然而近期...
白永亮律师出席2025中国连锁... 2025年11月19日,【白话劳动法】品牌创始人、北京普然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白永亮律师受邀出席由中...
海西新药(02637.HK)委... 格隆汇11月21日丨海西新药(02637.HK)宣布,陈晓琳已辞任(i)公司联席公司秘书;(ii)联...